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6:11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以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其目标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研究生协同培养正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过综合利用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科教资源,对研究生进行学术和综合能力培养,目的是培养新时代理论基础雄厚、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进而为建设教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研究生协同培养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系统,如何使各主体充分有效地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是首要问题,这就需要研究该系统的机制,即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创新系统,就参与培养的主体而言,主要涵盖了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使这些主体参与协同的根本驱动力是和谐各主体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因此,对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各协同主体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充分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协同创新、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进展,并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梳理研究生教育协同培养机制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及现实基础,以此说明研究生协同培养得以进行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并分析研究生协同培养的主体以及主体在研究生协同培养中应发挥的作用。为了更充分的了解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现状,分别针对江苏高校与政府协同培养研究生状况、江苏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研究生状况、江苏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培养研究生状况,编制了3份调查问卷对江苏省部分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培养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生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以期提升各主体参与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动力和活力,进而提高研究生协同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
【图文】:

示意图,研究技术,思路,路线


研 究 生 协 同 培 养 机 制 构 建 研 究制、动力机制、以及保障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协同培养研究生协同培养提供参考性建议和改进措施。、研究技术路线及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存金;武玉青;;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45期

2 王超;李庆丰;王大勇;张爱林;;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融合模式的转型——基于北京工业大学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9期

3 王燕;;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32期

4 赵军;曾晓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与深化路径研究——基于研究生的问卷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5 马冰;罗英姿;;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03期

6 黄翠萍;刘庭;万洪英;路卫娜;;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7 刘太胜;陈洪升;;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与思考——以广东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8 牟蕾;李辉;刘西林;;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01期

9 李中赋;李辉;;论人才的协同培养[J];学会;2014年06期

10 董维春;朱冰莹;;协同学语境下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理解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伟莉;;协同创新,寻找危机中的机会[N];新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张在群;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钰;大学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黄翠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常大华;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冀晴;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宋爽;官产学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杨斯茗;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官产学协同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阙妙丽;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王东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6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66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