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3:39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志愿者及其志愿者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在文明校园建设、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等方面提供的力所能及的非营利、非职业化的援助和无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范围涵括救贫扶弱、环境保护、校园建设、社区服务、尊老义工、大型比赛、应急援助及其他服务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大学生志愿者精神,诠释、延续和发扬了“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构成因素,成为大学生自我修养养成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发展空间、志愿服务体制、运作方式、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亟需进一步拓展与完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思想”、“新目标”和“新要求”,在志愿服务教育与宣导、志愿服务责任担当意识养成、志愿者的综合能力等方面系统探索志愿服务发展新空间和新路径,阐释新时代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主体精神和要点理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标本,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开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发力。
【图文】:

志愿组织,活动经费,来源,美国


志愿义教工作存在没有监视操作流程等现象。四、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经费主要是由专项资金或办公经费划拨的,这是志愿服务活动金的主要来源。那些不属于共青团的名义下的部门或志愿者协会,只能申请学校小数的资金,这些资金用于组织的维持杯水车薪,导致组织无法有效运转。组织的赞助支将不得不依靠外来资金,,其中有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每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都存经费不足、缺乏有效运作的现象。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拓宽赞助对象而获得社会财的赞助。若没有固定的资金赞助,就不能有效利用志愿队伍里的资金,这是融资难的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就志愿服务工作方面的帮助具有局限性20。反,对比美国,其志愿组织的资金如下图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探究[J];理论观察;2015年02期

2 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19期

3 刘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姜思哲;;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5 齐秀强;赵英丽;;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04期

6 曾文音;;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自我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4期

7 周仲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家教世界;2012年04期

8 梁绿琦;纪秋发;;国外及港台地区志愿服务的经验与借鉴[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11期

9 卞策;;大学生志愿精神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10期

10 潘静;;当代美国志愿精神的实践活动分析及其现实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雨青;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建构与完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莹;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刘丽娟;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孟旭彤;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段然;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黄婷婷;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6 郑金凤;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马思宇;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葛阳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9 丁振;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河南大学;2012年

10 赵菁;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启示与思考[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1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71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a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