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5:56
【摘要】: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修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人的个性彰显的时代,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把自己培养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方法。本文采用“社会调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对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理论阐述。以新时代为背景来研究大学生自我教育,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贯穿“大学生自我教育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分析提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文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理论起点,主要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支撑和知识借鉴。以我教育为起点,由浅入深,阐述了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自我教育的发展是由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借鉴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教育精神,以及心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旨在强调新时代下,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深入解读,通过一系列手段帮助受教育者协作学习,将受教育者往更优、更利的方向发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特点以及重要性。通过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特点,得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性强、思想多元、网络依赖性高、心理较敏感等特点。接着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缓解和改善传统方法弊端的需要,是促进生本旨归理念落地落细的需要。第三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以及制约自我教育的因素。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难点和重点,论文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如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需求变大、自我教育载体的科技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究了这些现状、特点和问题产生是由于教育主客体存在认知偏差、内容丰富但使用程度较差、自我教育环境不利于自我教育发展、支持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政策不健全等。这些都为提出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对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全文的落脚点,提出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对策。在分析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因素基础上,有针对性得从三个方面提出强化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实效性、教育空间和条件保障的措施。分别是: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整体意识、拓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条件保障,针对深层原因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发展提出了对策。
【图文】:

大学生,日常生活,自我教育,中能


(4)新当下有所脱节解说,,没流中,大代变化缺少与社大学生2.新时代如今选择性当前思想(1)引新时代大学下大学生自节;许多自没有生命力大部分学生的鲜活的内社会变化同很少能够参代大学生自今社会飞速的挑选自己想政治自我引发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自我教育方力和创造力生都反映目内容和独立同步的理论参与授课内自我教育表速发展,高己喜好的内我教育呈现生进行自我育的创新性方法和内容式方法缺乏,思想政治前所接触的立思考的批判进步发展特容的探讨,现的特点校学生获取容进行加工出一些新型我教育的契不够容没有遵循乏逻辑和实治教育的自的自我教育判精神,缺特征。在包而是被教取信息的手工,主动改型特点。主机增多与时俱进的践支撑,而我教育就无课程内容多缺少来自其他括自我教育教育的地位,段越来越多改造自己、完要有以下三的要求,与而是对现行无法达到目多为一些陈他理论的更育在内的在,一直作为多,也越来完善自己。三类:新时代的要行政策和制度的。在与大陈旧论调,缺更好更新的在思想政治教为教育的客来越便利,学较传统的要求和背景度的注释和大学生的交缺少反映时研究结论,教育过程中体被看待。学生们会有自我教育,景和交时, 有

生活中,学生,生活网络,治教


因此迷于网络封闭,造乃至整个治教育基此,当代高络上的虚拟造成人际关个社会产生基地。图高校学生的拟世界容易关系的淡漠生极其不良9 学生日常自我教育已使大学生产,久而久之的影响。”常生活中自我已经离不开产生许多心之,易使学”[43]对此,我教育载体的科技手段。理问题。网生产生心理近年来,各的选择但是,骆网络环境可理和行为障各高校逐渐骆郁廷认为:可以加剧年轻障碍,对其学渐建立起了网“过度沉轻人的自我学习、生活网络思想政沉我活政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生德;;《羊皮卷》理念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07年03期

2 祁学梅;;成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06年04期

3 林慧华;谭颖华;;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探索——以肇庆学院为例[J];西江教育论丛;2007年01期

4 蔡术;;大学生自我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35期

5 姜双春;;小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J];辽宁教育;2017年10期

6 黄秋蓉;邓飞;;《大学》自我教化思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2年08期

7 柯行余;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措施[J];宁夏教育;2000年11期

8 卢晓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年12期

9 周利生;龙飞;;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的运用[J];党史文苑;2016年22期

10 王晶晶;;论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霞;;如何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04年

2 龚曙明;;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龚曙明;;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周晓岚;;新世纪中学生自我教育简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5 侯景花;;让学生自我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6 李鲜菊;;浅谈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常晶;;在学校、家庭、社会创新教育中强化学生自我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唐辉;黄正泉;;论大学生自我教育对嫉妒的消解[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魏宏燕;张海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摭谈[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下)[C];2005年

10 陈成德;;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工作理念,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高密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任成臻;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N];发展导报;2019年

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陈子yN;老师的关爱是学生自我教育最强大的推动力[N];中国青年报;2018年

3 山东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学校 李志;抓细节培养促进学生自我教育[N];发展导报;2017年

4 张瑾 王建东;合肥工大的“朋辈教育”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横山镇初级中学校 段勇军;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N];学知报;2010年

6 张瑾;合肥工业大学 创建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记者 陈强;信阳师院学生自我教育成气候[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靳晓燕;每个人都做自己的老师[N];光明日报;2011年

9 山东省高密市疏港物流园区小学 许秀贞;加强小学生自我教育 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N];学知报;2010年

10 吴常宝 边疆 陈士岗;五十载春华秋实 省示范再谱华章[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义丹;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探析[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梯;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韩晓娅;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李占涛;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黄秋蓉;《大学》自我教育思想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静;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王健;大学生自我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2年

7 郎慧芬;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方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毕兰凤;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黄蓉;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波;中学生自我教育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7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