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院制度是近些年来我国内地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是高校应对经济、社会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积极探寻的产物。现代书院制度不是我国古代书院的简单复现,也不是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模式的直接照搬,而是依托本土特色,创造性地融合古代书院教育精髓与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度特色,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一流人才的需求所形成的新型书院教育管理制度。由于内地高校书院制度起步较晚、经验尚浅,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频出,因此对现代书院制度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在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后,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制度体系、运行模式与文化特色,其培养的人才深受行业和雇主的好评。面对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成功,我们不禁要追问,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演进之后,其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独特之处?对刚刚起步且问题频出的内地书院制度有哪些可借鉴之处?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深入探究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状况,提炼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然后结合我国内地高校书院制度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内地高校书院制度的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启迪。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历史演进。该部分从历史的维度对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展开梳理,将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历史演进分为“初步筹建期”、“书院改制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四个时期,从历史的向度追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流变,展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演进的独特图景,探寻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演进逻辑和基本规律。第二部分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现实状况。该部分主要从书院育人理念、育人内容、育人方式和育人机制四个方面对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现实状况进行解读,勾勒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基本特征,阐明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运作机制。第三部分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该部分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历史演进与现实状况的研究,总结和归纳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主要特点包括中西合璧:汇古今通中西造就独特模式;以生为本:以书院学生全面发展为书院旨归;三位一体:教育、管理与服务相融相依;博文约礼:以文化内涵为书院价值凝练。第四部分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对内地高校书院制度的启示。该部分首先分析我国内地高校书院制度建设现状,然后结合我国内地高校书院制度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启示。对内地高校书院制度的启示主要包括理清书院与学院的关系,造就书院持久活力;改善书院导师评价机制,塑造和谐师生关系;融教育、管理与服务三位一体;积淀书院文化特色,凝练书院文化内核。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娜;刘颖;;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通识教育的启示[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年08期
2 崔海浪;;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S2期
3 张韶t2;卢勃;;隐性课程场源的建构途径——以香港中文大学书院为例[J];现代教育论丛;2015年03期
4 刘德英;;我国大学书院制建设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5年02期
5 路京明;;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5年03期
6 吴锋;汤建奎;;试论传统书院对当代高校设立书院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06期
7 王剑敏;;“课程—书院”通识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年12期
8 范双利;彭远威;;论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建设[J];高教探索;2014年06期
9 沈文钦;;《大学的理念》中的博雅教育学说——缘起、观点及其影响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3期
10 俞静;;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通识教育体系[J];学理论;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华伟;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媛媛;施瓦布博雅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杨诚;基于高校书院制视角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3 田茜;H学院住宿书院制育人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4 许园;英国大学博雅教育理念及其课程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宋雯雯;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书院制改革探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周琴;书院制德育对构建“多元协同型”德育模式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6年
7 张亚楠;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8 曹少波;港澳高校书院建筑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矫圆圆;书院精神的当代诠释[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756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5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