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6:43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入,体现在教学中出现了微课、慕课、微视频、微电影教学等,新媒体应用于教学中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配方”较陈旧,“工艺”较粗糙,“包装”不时尚,导致到课率不高、抬头率不高、点赞率不高、掌声不响、笑声不响的窘境,提供了新契机。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时代同行,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一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因此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探寻合理有效的策略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是教学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题中之义,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现实之需,更是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火”起来、“动”起来的必然要求。论文以新媒体的应用作为研究指向,基于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这一问题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之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的应用进行思考,尝试探寻教育信息2.0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方法策略。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丰厚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厘清本文的相关概念,为后文研究的开展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从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增强学生获得感的重要保障等方面来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重要性;从新媒体的便捷性、交互性和海量性的特征来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可行性;第三部分以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师范学院为样本,从实证个案着手,演绎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现状的理性认识和结论。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策略,包括应用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具体方法等;同时为检验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论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自主开发的微信公众号“思修课我有话说”的应用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操性应用,考量其有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代同行,提高教学效能,提供经验支撑和发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图文】:

公众,主页,思想道德修养


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设计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名为“思修课我有话说”(图3-1)来辅助教学,我们以贵州大学 2018 级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256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为实验基地,应用微信公众号“思修课我有话说”进行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日后新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充分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主页面


图 3-2 “思修课我有话说”应用主页面思修课我有话说”的应用过程环节主要是由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本文主要是将话说”这一微信公众号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实践教学的应用在本文中不加以赘述。)课前应用“思修课我有话说”自主学习,对“教学资源”栏目中的识导引、新闻热点”等教学资料进行品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思想、生活在现实中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看问题要“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①因此始前,任课教师可通过浏览学生的朋友圈或加入到学生微信群中,会关注点、思想困惑点和理论渴求点,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素材的前 1 周任课教师通过“思修课我有话说”电脑终端中的消息群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五个着力点”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文教资料;2019年20期

2 刘心洋;;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6期

3 张润枝;梁瑶;;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如何研究学生[J];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09期

4 石云霞;;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09期

5 李瑞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元问题研究:历史逻辑、构造关系与运行特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08期

6 颜叶甜;黄蓉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J];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08期

7 张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J];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08期

8 喻长志;;新时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9 解维娟;;“意义课堂”的建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年13期

10 乔娟;马进;赵菁;王瑞萍;曹军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J];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3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梁;;“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A];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第2辑)[C];2016年

2 任平;宫丽艳;付金凤;;信息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理事工作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3 丁琰博;王帅;王航航;郭金萍;;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教学模式[A];荆楚学术2016年第六期(总第七期)[C];2016年

4 李秋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思考[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7年

5 谭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教学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2017年

6 张淼;辛巍巍;;微信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策略探究[A];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研讨会2016年4月会议论文集[C];2016年

7 黄显中;;培养合格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使命[A];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11年卷 总第六辑)[C];2011年

8 马凤娟;崔佳慧;马关玲;孙晓芳;;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接和融合[A];2015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9 李林英;王立群;;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A];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张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注重实效性[A];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钟斌;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池州日报;2019年

2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学俭;理直气壮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N];甘肃日报;2019年

3 李博;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N];吉林日报;2019年

4 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院长 杨近平;结合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贵州日报;2019年

5 通讯员 王握文 邹小军 梁妮;将“源头活水”注入课堂[N];科学时报;2011年

6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林全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丰富经验[N];广西日报;2018年

7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娟 张健彪;“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端论坛综述[N];山西日报;2019年

8 记者 田海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大力加强新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人民公安报;2019年

9 记者 袁海军;全力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9年

10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琪;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N];重庆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诚忠(PHAM THANH TRUNG);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叶荣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刍论[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佳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2 回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提升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钟玉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4 姚宇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5 史小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6 刘雪妙;提升南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7 单亚楠;“翻转课堂”在南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8 胡文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协同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9 陈薪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0 高歌;生成性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5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05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