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比较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概述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历史观
2.1.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2.1.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
2.2.2 列宁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
2.2.3 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与贡献
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开展与作用
2.3.1 工人运动与唯物史观教育
2.3.2 人才培养与唯物史观教育
2.3.3 唯物史观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3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地位
3.1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要求
3.1.1 大学时代是形成科学历史观的关键时期
3.1.2 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3.2 历史观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3.2.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3.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3.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3.3.1 历史观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
3.3.2 创新历史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
第4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紧迫要求
4.1 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期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
4.1.1 科技革命实现了历史发展的加速度
4.1.2 经济全球化助推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
4.1.3 虚拟世界催生了历史活动的新空间
4.2 时代新发展和国情新变化要求唯物史观的科学分析
4.2.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趋势
4.2.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
4.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与趋势性变化
4.3 思想文化多样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辨析
4.3.1 辨析历史终结论
4.3.2 解析文明冲突论
4.3.3 批判历史虚无论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5.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观点教育
5.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本观点的教育
5.1.2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教育
5.1.3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教育
5.1.4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教育
5.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5.2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与规律教育
5.2.1 人类社会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5.2.2 人类社会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历史进程
5.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教育
5.3.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5.3.2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5.3.3 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是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6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6.1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地位
6.1.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6.1.2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
6.1.3 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斗争
6.2 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主渠道
6.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2.2 发挥网络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载体和路径作用
6.2.3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2.4 第二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3 拓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新领域
6.3.1 营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6.3.2 把学风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3.3 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国情教育
6.3.4 发挥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华卿;;从毛泽东思想生成视阈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本内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9期
2 张一兵;;非连续性:反对总体性和目的论的新史学——福柯《认知考古学》中的历史观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02期
3 杨生平;;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阐释学”——评詹明信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11期
4 龚云;;谁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与尹保云、马龙闪等学者商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09期
5 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吗?[J];红旗文稿;2014年16期
6 林剑;;论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下的社会正义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08期
7 字成飞;;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时代价值——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8 张立波;;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理论旨趣与现实指向[J];哲学研究;2010年08期
9 王贵仁;;20世纪早期中国学者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及其演变[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10 黄修卓;;李达唯物史观研究论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4 姜佑福;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念”的基本差别[D];复旦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7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3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