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4: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多次重要讲话,这些讲话的重要精神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那么,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呢?笔者认为,亲和力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所具有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而针对性则是面向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群体有选择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总而言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核心要义就在于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努力提升教育者、教育载体、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感染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实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方面,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这一单一群体,教育者的属性更加多元,甚至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群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教育者”,那么这些群体的意识和能力是否能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否能够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未能与时俱进,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的现象,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减弱,我们不禁疑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给予学生的到底是不是学生想要的?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也在不断丰富,逐渐走向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新常态,这三者之间能否协同运转进而形成育人合力也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面对上述这些现实的困惑,笔者将研究聚焦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对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大学生(受教育者)感染的过程和程度,进一步厘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大学生的内在机理及一般规律,为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深刻回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时代要求。全文共有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理论基础的分析和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是研究基础和理论借鉴,主要是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借鉴和参考相关学科的学术观点。第二章是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感染性的概念界定、内在激励和感染程度。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感染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感染程度,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方面所存在的人口学变量的特征。第四章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感染”的组织架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提升。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主要是对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提出基本思路,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四个维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部分图文】:
促进行为发生变化。因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感染的内在机的过程中要重点着眼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在一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受教、行的辩证发展过程,是思想品德的诸因素由不平衡到平章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多次提到认知、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其中,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认知是是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品德行为的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第一章中相关理论基础的借鉴,笔者认为思所要求的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认识,进而外化为,因此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要经过认知层面、情感层需要经历一个接触——感受到触动——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
图 3-1 情景一的“雷达分析图”据访谈和调研数据显示,当学生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政治信仰动摇时,感染性一位的是“父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挚友”和“辅导员”。排在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值得注意的是,“知乎”软件和不求助的一定的比例。景二:不明白怎么做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
图 3-1 情景一的“雷达分析图”据访谈和调研数据显示,当学生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政治信仰动摇时,感染性一位的是“父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挚友”和“辅导员”。排在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值得注意的是,“知乎”软件和不求助的一定的比例。景二:不明白怎么做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
本文编号:2841666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部分图文】:
促进行为发生变化。因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感染的内在机的过程中要重点着眼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在一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受教、行的辩证发展过程,是思想品德的诸因素由不平衡到平章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多次提到认知、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其中,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认知是是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品德行为的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以及第一章中相关理论基础的借鉴,笔者认为思所要求的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认识,进而外化为,因此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要经过认知层面、情感层需要经历一个接触——感受到触动——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
图 3-1 情景一的“雷达分析图”据访谈和调研数据显示,当学生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政治信仰动摇时,感染性一位的是“父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挚友”和“辅导员”。排在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值得注意的是,“知乎”软件和不求助的一定的比例。景二:不明白怎么做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
图 3-1 情景一的“雷达分析图”据访谈和调研数据显示,当学生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政治信仰动摇时,感染性一位的是“父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挚友”和“辅导员”。排在和第四位的分别是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值得注意的是,“知乎”软件和不求助的一定的比例。景二:不明白怎么做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
本文编号:284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4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