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23:04
   当前高校育人环境开放、背景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前所未有的丰富,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的发展阶段下高校持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的较少,深入程度不够,以至于实效性不强。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问题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机制设计,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和氛围,健全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最终达到“1+12”的育人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整篇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做了说明。第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概述。主要从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育人的关系两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本理论做出解读,内容涉及概念界定、功能分析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体系系统分析。分析解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原则、特征、模式、机理,阐述了其丰富的理论内容。第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基本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协同育人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发现对协同育人效果的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五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优化对策。以前四个部分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中心,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出发,针对校内、校外以及激励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的开展,能够健全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从而使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得到彰显。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概述
    2.1 协同育人机制
        2.1.1 协同的含义
        2.1.2 协同的主要作用
        2.1.3 协同育人的含义
        2.1.4 协同育人机制的含义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2.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2.3 协同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1 协同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3.2 协同育人是思想政治品德正确树立的关键
        2.3.3 协同育人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方式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体系系统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原则
        3.1.1 方向性原则
        3.1.2 系统性原则
        3.1.3 制度性原则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特征
        3.2.1 组织性特征
        3.2.2 秩序性特征
        3.2.3 关联性特征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模式
        3.3.1 教育目标协同模式
        3.3.2 教育组织协同模式
        3.3.3 教育环境协同模式
    3.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机理
        3.4.1 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
        3.4.2 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基本现状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4.1.1 思想政治个体素养不断提升
        4.1.2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理念有所增强
        4.1.3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有顶层,无设计”
        4.2.2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有资源,欠整合”
        4.2.3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有支持,缺保障”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高校对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重视不够
        4.3.2 高校内部及外部之间配合机制建设程度不高
        4.3.3 高校内部与外部之间协同动力机制建设不足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优化对策
    5.1 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校内运行机制
        5.1.1 构建教学管理服务全员育人机制
        5.1.2 构建阶段连贯全过程育人机制
        5.1.3 构建教育载体整合全方位育人机制
    5.2 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校外联动机制
        5.2.1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育人机制
        5.2.2 构建区域性高校联动育人机制
        5.2.3 构建网上与网下联动育人机制
    5.3 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激励保障机制
        5.3.1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内部激励机制
        5.3.2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队伍保障机制
        5.3.3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组织保障机制
        5.3.4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物质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绍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16期

2 马胜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16期

3 董珍;范永同;郝俊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08期

4 陈振航;;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J];党政论坛;2019年09期

5 朱浩;;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智库时代;2019年38期

6 张国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38期

7 郝钰叶;;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据[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8期

8 林筠颖;;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8期

9 田树雨;;分析新时代下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姜竹青;中国汉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韩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4 贾民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封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丰富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史姗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谭宇;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李术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10 张社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淼;我国北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金龙;新媒体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3 白海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4 刘淼;列宁思想建党理论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5 思博海;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6 包娜;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7 张乐乐;读图时代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8 郭怡君;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9 张超蕊;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10 李佩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5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55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