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01:27
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其目标为"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至2014年,参与"拔尖计划"的高校已达19所。这些高校在实施"拔尖计划"过程中,大致有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单学科类、跨学科类与综合类。相比较而言,按照"跨学科类"模式培养难度甚大,探索这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院校较少。而南京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并延续至今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就属于此类。而且南京大学大理科试验班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多学科、跨专业的"理科基地"综合点。历经25年的探索,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颇有收获、颇具新意。因而,以它为案例,研究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之道,就成为我的论文研究选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学生的视角与维度,结合教师与管理者的评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大理科培...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2 我国三十五年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回顾
1.1.3 南京大学的探索—"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
1.2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人才培养模式
2.1.2 基础学科
2.1.3 拔尖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路径
3.2.1 研究方法的选取
3.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3 资料收集方式
3.2.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3 研究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3.3.1 "以学生为中小"教育理念的提出
3.3.2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内涵
3.3.3 "以学生为中心":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第四章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的形成:管理者与教师的视角
4.1 强化部成立初衷:保护基础学科,优化研究生生源
4.2 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
4.2.1 培养基础宽厚的基础学科人才
4.2.2 历史渊源:南京大学少年部的教改实践
4.3 "宽基础"的课程设置
4.3.1 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4.3.2 分方向课程结构分析
4.4 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全校其他院系
4.5 以《大学物理》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
4.6 教材特色:强调"大"理科,增强适应性
4.7 管理机制:独立建制,虚实结合
第五章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的形成:强化部毕业生的视角
5.1 招生遴选:"提前报考,多个机会",但不无"盲目被动"
5.2 课程设置:稍显粗放的"宽基础"课程
5.2.1 知识面较宽,专业程度不高
5.2.2 课程学习强度大
5.2.3 成功与不足
5.3 良好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5.4 师生交流:主要在课内,且不甚密切
5.5 以《大学物理》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
5.5.1 用英语授课,注重概念讲解,授课内容全面
5.5.2 授课内容不易懂,但耐人回味
5.5.3 课程论文环节需要指导
5.6 学科方向分流:有限制的"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第六章 对"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评价
6.1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之"辨"
6.2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之处
6.2.1 人才培养重"理"轻"文"
6.2.2 课程结构:学科之间的融合亟待加强
6.2.3 "锦标赛式"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第七章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之道
7.1 人才培养:既要"育才",更须"树人"
7.2 教学安排:增强本科生科研体验,重视科学应用的训练
7.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7.4 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群落
7.4.1 "自然"原则
7.4.2 "互动性"原则
7.4.3 "差异性支持"原则
7.5 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附录
附录A 南大强化部毕业生访谈提纲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南大强化部1997级物理、化学、生物方向学生课程表
附录D 强化部26位毕业生访谈简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习过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泰山学堂为例[J]. 王文,张清,史静寰. 大学教育科学. 2014(02)
[2]理科基地二十年感言[J]. 王义遒. 高等理科教育. 2012(05)
[3]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J]. 张威,郭永志. 教育科学. 2012(05)
[4]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考[J]. 李枭鹰. 中国高等教育. 2012(20)
[5]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本科生获奖及创新力提高差异的实证分析[J]. 郭芳芳,史静寰,涂冬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05)
[6]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差异的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问卷调查[J]. 龚放,吕林海.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9)
[7]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2年年会综述[J]. 张俊超.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8)
[8]论“以学生为中心”[J].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8)
[9]“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以吉林大学“唐敖庆班”为例[J]. 刘成柏,赵鸿宇,邹丽云,吴永革,赵国安. 现代教育科学. 2012(07)
[10]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 董泽芳. 大学教育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 陈金江.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15544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1.1.2 我国三十五年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回顾
1.1.3 南京大学的探索—"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
1.2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人才培养模式
2.1.2 基础学科
2.1.3 拔尖人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路径
3.2.1 研究方法的选取
3.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3 资料收集方式
3.2.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3 研究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3.3.1 "以学生为中小"教育理念的提出
3.3.2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内涵
3.3.3 "以学生为中心":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第四章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的形成:管理者与教师的视角
4.1 强化部成立初衷:保护基础学科,优化研究生生源
4.2 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
4.2.1 培养基础宽厚的基础学科人才
4.2.2 历史渊源:南京大学少年部的教改实践
4.3 "宽基础"的课程设置
4.3.1 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
4.3.2 分方向课程结构分析
4.4 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全校其他院系
4.5 以《大学物理》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
4.6 教材特色:强调"大"理科,增强适应性
4.7 管理机制:独立建制,虚实结合
第五章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的形成:强化部毕业生的视角
5.1 招生遴选:"提前报考,多个机会",但不无"盲目被动"
5.2 课程设置:稍显粗放的"宽基础"课程
5.2.1 知识面较宽,专业程度不高
5.2.2 课程学习强度大
5.2.3 成功与不足
5.3 良好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5.4 师生交流:主要在课内,且不甚密切
5.5 以《大学物理》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
5.5.1 用英语授课,注重概念讲解,授课内容全面
5.5.2 授课内容不易懂,但耐人回味
5.5.3 课程论文环节需要指导
5.6 学科方向分流:有限制的"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第六章 对"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评价
6.1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之"辨"
6.2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之处
6.2.1 人才培养重"理"轻"文"
6.2.2 课程结构:学科之间的融合亟待加强
6.2.3 "锦标赛式"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第七章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之道
7.1 人才培养:既要"育才",更须"树人"
7.2 教学安排:增强本科生科研体验,重视科学应用的训练
7.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7.4 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群落
7.4.1 "自然"原则
7.4.2 "互动性"原则
7.4.3 "差异性支持"原则
7.5 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附录
附录A 南大强化部毕业生访谈提纲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南大强化部1997级物理、化学、生物方向学生课程表
附录D 强化部26位毕业生访谈简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习过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泰山学堂为例[J]. 王文,张清,史静寰. 大学教育科学. 2014(02)
[2]理科基地二十年感言[J]. 王义遒. 高等理科教育. 2012(05)
[3]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J]. 张威,郭永志. 教育科学. 2012(05)
[4]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考[J]. 李枭鹰. 中国高等教育. 2012(20)
[5]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本科生获奖及创新力提高差异的实证分析[J]. 郭芳芳,史静寰,涂冬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05)
[6]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差异的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问卷调查[J]. 龚放,吕林海.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9)
[7]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2年年会综述[J]. 张俊超.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8)
[8]论“以学生为中心”[J].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8)
[9]“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探索——以吉林大学“唐敖庆班”为例[J]. 刘成柏,赵鸿宇,邹丽云,吴永革,赵国安. 现代教育科学. 2012(07)
[10]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 董泽芳. 大学教育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 陈金江.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15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1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