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3:55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学术思想交流日益多样化,各种文化相互交织,人们在满足了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忽视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外国各种思想涌入中国,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人们背离了人之所以为人而应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价值,导致人们的责任缺失。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她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社会和自我所担负的责任,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严重的道德败坏现象,出现道德滑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要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他们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最主流的价值观能够充分发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是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作为责任感培养的主要内容开始的,反过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把二者结合起来,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指...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本文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功能
1. 价值与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类型
1. 责任和责任感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类型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在契合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指引方向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精神动力
4.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二者在实践中交叉融汇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1. 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 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1. 国家责任意识淡薄
2. 社会公共责任意识不足
3. 自我责任意识缺失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状况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责任感培养形式化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不强
(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高校对责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 高校责任教育目标不明确
3. 高校责任教育内容单一
4. 高校责任教育方法陈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对策
(一)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 切实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3.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 以“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
1.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
2.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唤醒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三) 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2.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家、校、社联合教育模式
3.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4. 坚持言教和身教相结合
5. 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政教育中有效贯彻文化强国战略的策略探讨[J]. 邹银凤,丁建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8)
[2]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途径[J]. 彭文英. 教育与职业. 2011(15)
[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 刘海涛,郑雪,聂衍刚.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3)
[4]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 金培玲. 文教资料. 2007(06)
[5]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J]. 戚万学. 教育研究. 1997(1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丁凯.湖南农业大学 2007
[2]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发展特点[D]. 赵兴奎.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4715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本文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功能
1. 价值与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类型
1. 责任和责任感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类型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在契合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指引方向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精神动力
4.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二者在实践中交叉融汇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1. 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 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1. 国家责任意识淡薄
2. 社会公共责任意识不足
3. 自我责任意识缺失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状况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责任感培养形式化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不强
(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高校对责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 高校责任教育目标不明确
3. 高校责任教育内容单一
4. 高校责任教育方法陈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对策
(一)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 切实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3.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 以“三个倡导”的价值理念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
1.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
2.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唤醒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三) 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2.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家、校、社联合教育模式
3.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4. 坚持言教和身教相结合
5. 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政教育中有效贯彻文化强国战略的策略探讨[J]. 邹银凤,丁建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8)
[2]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途径[J]. 彭文英. 教育与职业. 2011(15)
[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 刘海涛,郑雪,聂衍刚.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3)
[4]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 金培玲. 文教资料. 2007(06)
[5]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J]. 戚万学. 教育研究. 1997(1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丁凯.湖南农业大学 2007
[2]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发展特点[D]. 赵兴奎.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4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6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