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12:43
随着世界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新知识不仅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制高点,也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代表。高等院校作为推动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新知识的主要来源,企业创新的主要合作对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才能实现,研发团队也就成为了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推动知识的创造和技术的创新,很大程度在于提升高校研发团队的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提升实质在于促进高校研发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影响高校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是核心影响因素?怎样作用于这些核心影响因素来提升高校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归纳总结出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然后挑选高校中四个不同学科团队作为调研对象,从中抽取12个代表性意见,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访谈结果进行数据化的分析,得出:知识可转移度、成员沟通能力、心理距离、知识网络沟通平台的建设情况是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核心影响因素,其次基于核心因素作用于部分其他因素...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
TheresearehmodelofimPaetfaetorsof劝 owledgetransferwithintheteam2研究假设根据上图5.1,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接下来的探索性的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照特征值大于1的条件提取因子,并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面max),得出图5.2的碎石图和表5.6的显示因子的负荷系数图,其中负荷系数大于0.5的被加粗显示。 SCFeGPIOtln.>uoa夕山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ComPonentNumber图5.2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碎石图 Tab.5.2ThesereePlotofexPloratoryfaetoranalysis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ISM的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刘红胜,王延娜,颜永才. 当代经济. 2011(11)
[2]基于ISM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邹长城. 系统工程. 2011(04)
[3]ISM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张树鹏,何瑞春,刘颖姣. 交通标准化. 2010(19)
[4]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团队知识扩散影响因素探析[J]. 施杨,李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4)
[5]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中心性对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J]. 施杨,李南.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04)
[6]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张艳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以信任和知识距离对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为基础[J]. 杨钊,陈士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J]. 李孝明,蔡兵,顾新.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4)
[9]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王怡然,陈士俊,张海燕,柳洲,王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08)
[10]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吴磊,蒋日富,喻缨,董纪昌. 图书情报工作. 2005(02)
硕士论文
[1]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D]. 徐继军.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4584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
TheresearehmodelofimPaetfaetorsof劝 owledgetransferwithintheteam2研究假设根据上图5.1,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接下来的探索性的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照特征值大于1的条件提取因子,并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面max),得出图5.2的碎石图和表5.6的显示因子的负荷系数图,其中负荷系数大于0.5的被加粗显示。 SCFeGPIOtln.>uoa夕山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ComPonentNumber图5.2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碎石图 Tab.5.2ThesereePlotofexPloratoryfaetoranalysis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ISM的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刘红胜,王延娜,颜永才. 当代经济. 2011(11)
[2]基于ISM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邹长城. 系统工程. 2011(04)
[3]ISM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张树鹏,何瑞春,刘颖姣. 交通标准化. 2010(19)
[4]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团队知识扩散影响因素探析[J]. 施杨,李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4)
[5]研发团队知识交流网络中心性对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J]. 施杨,李南.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04)
[6]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张艳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以信任和知识距离对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为基础[J]. 杨钊,陈士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J]. 李孝明,蔡兵,顾新.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4)
[9]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王怡然,陈士俊,张海燕,柳洲,王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08)
[10]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谭大鹏,霍国庆,王能元,吴磊,蒋日富,喻缨,董纪昌. 图书情报工作. 2005(02)
硕士论文
[1]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D]. 徐继军.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4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4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