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8-20 01:51
针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更新、多学科交叉融合微环境搭建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并结合实践工作探讨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启示及关键点。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37(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 郭福生,叶长盛,陈平辉,周书民,臧德彦,王爱星,吴志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20(02)
[2]“新工科”理念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张洪杰,幸福堂,施耀斌,卢颖. 中国冶金教育. 2020(01)
[3]基于海洋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J]. 虞佳茜,许秀利,王晓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6)
[4]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J]. 隋涛.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2)
[5]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郑培超,王金梅,罗元,胡章芳.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2)
[6]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J]. 景敏,杜宇波,张士勇,陈应舒,杨帆. 陕西教育(高教). 2020(01)
[7]美国高校教学实施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经验及启示[J]. 杨鹏,张征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0)
[8]应对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生命科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 金朝霞,俞志敏,陈晓艺.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9(10)
[9]基于新工科的学科交叉实验教学研究[J]. 李荣强,李波,杜国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10]多学科交叉融合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胡尚连,龙治坚,任鹏,陈红春,曹颖,黄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06)
本文编号:3352570
【文章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37(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 郭福生,叶长盛,陈平辉,周书民,臧德彦,王爱星,吴志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20(02)
[2]“新工科”理念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张洪杰,幸福堂,施耀斌,卢颖. 中国冶金教育. 2020(01)
[3]基于海洋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J]. 虞佳茜,许秀利,王晓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6)
[4]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J]. 隋涛.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2)
[5]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光学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郑培超,王金梅,罗元,胡章芳.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2)
[6]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J]. 景敏,杜宇波,张士勇,陈应舒,杨帆. 陕西教育(高教). 2020(01)
[7]美国高校教学实施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经验及启示[J]. 杨鹏,张征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0)
[8]应对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生命科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 金朝霞,俞志敏,陈晓艺.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9(10)
[9]基于新工科的学科交叉实验教学研究[J]. 李荣强,李波,杜国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7)
[10]多学科交叉融合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胡尚连,龙治坚,任鹏,陈红春,曹颖,黄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06)
本文编号:335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5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