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发布时间:2021-09-06 06:42
建设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师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结合教师教力的学问力指标、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境况,将教师理想能力分为基础能力圈层、核心能力圈层和发展能力圈层三大层次,每一圈层能力又可划分为不同水平。教师教育的每一阶段均对应着不同圈层的不同能力水平,以此明确各阶段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目标的厘定来设计开发能力课程群,明确课程内容实践取向,为未来教师提供虚拟实践场域,并构建三维评价指标,共同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2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三圈层、三梯次”教师理想能力架构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也是促进教师‘双专业’发展的最有效的环节。”[24](P232)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当以教师教育课程为着眼点,以能力为中心线索,通过搭建未来教师理想能力圈层架构,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各阶段有效衔接的“三水平、五大类”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一)明晰阶段能力目标,设计开发能力课程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为谁、谁建、怎样建[J]. 郝文武. 教师发展研究. 2018(04)
[2]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 王定华. 教育研究. 2018(10)
[3]教育科研的时代使命与担当[J]. 刘贵华. 教育研究. 2018(09)
[4]教师教力:内涵、结构与特点[J]. 王仕杰,焦会银.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7)
[5]解放旨趣之教师教育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实现[J]. 付光槐. 高教探索. 2018(04)
[6]“实践智慧”与智慧的实践[J]. 田海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3)
[7]关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转向的反思[J]. 叶波. 课程.教材.教法. 2015(10)
[8]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陈时见,王雪. 教育研究. 2015(08)
[9]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 杨洁. 教育研究. 2014(10)
[10]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 朱旭东. 教育研究. 2014(06)
本文编号:3386956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2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三圈层、三梯次”教师理想能力架构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也是促进教师‘双专业’发展的最有效的环节。”[24](P232)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当以教师教育课程为着眼点,以能力为中心线索,通过搭建未来教师理想能力圈层架构,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各阶段有效衔接的“三水平、五大类”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一)明晰阶段能力目标,设计开发能力课程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为谁、谁建、怎样建[J]. 郝文武. 教师发展研究. 2018(04)
[2]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 王定华. 教育研究. 2018(10)
[3]教育科研的时代使命与担当[J]. 刘贵华. 教育研究. 2018(09)
[4]教师教力:内涵、结构与特点[J]. 王仕杰,焦会银.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7)
[5]解放旨趣之教师教育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实现[J]. 付光槐. 高教探索. 2018(04)
[6]“实践智慧”与智慧的实践[J]. 田海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3)
[7]关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转向的反思[J]. 叶波. 课程.教材.教法. 2015(10)
[8]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陈时见,王雪. 教育研究. 2015(08)
[9]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 杨洁. 教育研究. 2014(10)
[10]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 朱旭东. 教育研究. 2014(06)
本文编号:3386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8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