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08:58
国家安全教育关系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要求。基于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根本性地位,政治安全教育理应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其政治安全意识和政治鉴别能力直接关系国家政治的安全与稳定,因而将大学生作为政治安全教育的对象,开展科学系统的政治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当前,国内外政治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对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厘清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和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的内涵出发,参考政治安全教育的历史经验,尝试建构了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的内容结构,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安全观和政治安全形势政策与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安全认知教育;第二,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在学习优秀的传统政治价值观中培养积极的政治情感;第三,以塑造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安全维护能力为内容的政治行为能力教育。本文第二部分逐本溯源,探求政治安全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历史经验,并围绕时代背景,分析当前政治安全存在的挑战和培...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政治安全核心要素的作用过程)最后,政治安全的起点和归宿是人民安全
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53主要教育渠道的课堂在政治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安全教育的主体职责、学校相关部门协助教育的主要职责不明确。(三)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参考,教学文本内容的科学性和超越性直接关系着政治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政治安全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容易被忽视或被替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文本资料的支撑和理论指导。因而,当前政治安全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文本的建构和教材内容的更新。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政治安全教育的相关章节,而是以隐性的、间接的教学内容为主,分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本必修书中,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在讲国家建设不同阶段的历史和各个时期的主要指导思想的过程中阐明国家政治安全的实现。现有的教学文本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政治安全教育并未构建成体系的文本内容,缺乏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规范;政治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新的国家安全法中关于个人的责任与义务等关键内容,导致学生难以明确自身的责任义务与要求。第二,文本内容更新不及时。政治安全教育对文本内容的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政治安全的政策,政治安全的形势不断变化,书本中设计的相关案例较陈旧,难以满足政治安全教育的时代性要求,可能造成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氛围沉闷等情况的发生。因而,建构政治安全教育新文本的任务亟待完成。(四)教育渠道建设仍需规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政治安全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媒体和课堂教学,而明显将其作为传播政治观点和政治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还需要进行科学化建设和严格规范。第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政治安全的相关知识多碎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J]. 张金海,马振超,朱旭东,丁姿. 情报杂志. 2020(05)
[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J]. 孙东方.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5)
[3]人民安全:国家安全的价值基础[J]. 马振超. 人民论坛. 2020(04)
[4]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思考[J]. 董晓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8)
[5]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J]. 赵庆寺.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7)
[6]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J]. 吴跃东. 当代青年研究. 2019(03)
[7]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理论逻辑[J]. 冯维江,张宇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4)
[8]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分化与重构[J]. 陈念,金林南. 思想教育研究. 2018(10)
[9]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索[J]. 王红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6)
[10]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现实逻辑和终极价值[J]. 马振超. 国际安全研究. 2018(03)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治安全问题研究[D]. 陈果.吉林大学 2013
[2]政治安全的制度之维[D]. 张星.武汉大学 2013
[3]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 尹淑艳.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本文编号:3532295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政治安全核心要素的作用过程)最后,政治安全的起点和归宿是人民安全
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53主要教育渠道的课堂在政治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安全教育的主体职责、学校相关部门协助教育的主要职责不明确。(三)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参考,教学文本内容的科学性和超越性直接关系着政治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政治安全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容易被忽视或被替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文本资料的支撑和理论指导。因而,当前政治安全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文本的建构和教材内容的更新。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政治安全教育的相关章节,而是以隐性的、间接的教学内容为主,分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本必修书中,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在讲国家建设不同阶段的历史和各个时期的主要指导思想的过程中阐明国家政治安全的实现。现有的教学文本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政治安全教育并未构建成体系的文本内容,缺乏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规范;政治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新的国家安全法中关于个人的责任与义务等关键内容,导致学生难以明确自身的责任义务与要求。第二,文本内容更新不及时。政治安全教育对文本内容的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政治安全的政策,政治安全的形势不断变化,书本中设计的相关案例较陈旧,难以满足政治安全教育的时代性要求,可能造成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氛围沉闷等情况的发生。因而,建构政治安全教育新文本的任务亟待完成。(四)教育渠道建设仍需规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政治安全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媒体和课堂教学,而明显将其作为传播政治观点和政治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还需要进行科学化建设和严格规范。第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政治安全的相关知识多碎片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J]. 张金海,马振超,朱旭东,丁姿. 情报杂志. 2020(05)
[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J]. 孙东方.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5)
[3]人民安全:国家安全的价值基础[J]. 马振超. 人民论坛. 2020(04)
[4]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思考[J]. 董晓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8)
[5]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J]. 赵庆寺.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7)
[6]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J]. 吴跃东. 当代青年研究. 2019(03)
[7]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理论逻辑[J]. 冯维江,张宇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4)
[8]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分化与重构[J]. 陈念,金林南. 思想教育研究. 2018(10)
[9]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索[J]. 王红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6)
[10]当代中国政治安全的现实逻辑和终极价值[J]. 马振超. 国际安全研究. 2018(03)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治安全问题研究[D]. 陈果.吉林大学 2013
[2]政治安全的制度之维[D]. 张星.武汉大学 2013
[3]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 尹淑艳.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本文编号:3532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3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