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及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5:47
意识形态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要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多样化社会思潮奋力争夺的领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当代青年的培养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既是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从基础理论出发,剖析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相关概念、内在构成以及时代价值。进而通过实证研究探究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现状,并分析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主要表现以及根源。基于此,最后探究出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具体路径。第一部分主要对与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界定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章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础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厘清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二)引领力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在构成
(一)政治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前提
(二)思想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础
(三)价值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核心
(四)行为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关键
(五)文化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保障
三、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
(二)引领高校办学方向的需要
(三)引领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需要
第二章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表现及其根源分析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主体的引领能力“跟不上”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客体的思想行为“达不到”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途径的单一零散与引领力的反抵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环境的复杂多变与引领力的悖行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根源分析
(一)高校师生思想多样性与引领目标唯一性的矛盾
(二)社会思潮多样性与引领一元性的矛盾
(三)网络空间开放性与引领主导性的矛盾
第三章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
一、以引领主体的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科学引领
(一)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讲准、讲透、讲活”
(二)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律己、慎行、敏思”
(三)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变新、变精、变强”
二、以引领客体的因材施策为着力点实现精准引领
(一)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社会思潮
(二)提升高校教师政治修养和辨别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和行为践行
三、以引领途径的拓展创新为着力点实现高效引领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实现引领主渠道高效
(二)丰富文化途径以实现引领软影响高效
(三)拓展网络途径以实现引领新技术高效
四、以引领环境的协同整合为着力点实现融合引领
(一)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高校其他课程的协同
(二)落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中小学意识形态教育的衔接
(三)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多方环境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本文编号:3540438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第一章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础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厘清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二)引领力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内在构成
(一)政治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前提
(二)思想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基础
(三)价值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核心
(四)行为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关键
(五)文化引领力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保障
三、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
(二)引领高校办学方向的需要
(三)引领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需要
第二章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表现及其根源分析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主体的引领能力“跟不上”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客体的思想行为“达不到”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途径的单一零散与引领力的反抵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环境的复杂多变与引领力的悖行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不足的根源分析
(一)高校师生思想多样性与引领目标唯一性的矛盾
(二)社会思潮多样性与引领一元性的矛盾
(三)网络空间开放性与引领主导性的矛盾
第三章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
一、以引领主体的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科学引领
(一)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讲准、讲透、讲活”
(二)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律己、慎行、敏思”
(三)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变新、变精、变强”
二、以引领客体的因材施策为着力点实现精准引领
(一)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社会思潮
(二)提升高校教师政治修养和辨别能力
(三)增强大学生理论认同和行为践行
三、以引领途径的拓展创新为着力点实现高效引领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实现引领主渠道高效
(二)丰富文化途径以实现引领软影响高效
(三)拓展网络途径以实现引领新技术高效
四、以引领环境的协同整合为着力点实现融合引领
(一)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高校其他课程的协同
(二)落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中小学意识形态教育的衔接
(三)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多方环境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本文编号:3540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4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