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早起”和“借阅”行为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18:39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学者不断采用学习分析技术挖掘教育大数据中学习行为特征和规律,但较少通过行为日志数据来探寻多种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采集了833名大学生的图书借阅和一卡通消费日志数据,构建学习绩效、借阅行为、早起行为特征指标,通过聚类和关联分析探究了两种学习行为对大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和关系,结合元认知问卷建立群体学习行为与整体学习绩效和元认知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行为均与学习绩效建立了相关关系,元认知发挥了中介作用;(2)早起行为主要反映出大学生元认知体验与计划水平,早起时间比早起规律更能反映与学习绩效的相关程度;(3)借阅行为主要反映大学生元认知思维活动监控和反思上的差异,阅读速度对学习绩效有显著影响,借阅量与阅读深度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根据研究结果建议:(1)打造深度学习环境,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动性;(2)优化知识传播方式,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3)改变图书馆角色定位,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大学生“早起”和“借阅”行为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


早起行为特征聚类分析三维及二维平面图

平面图,行为特征,聚类分析,平面图


同样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测来分析三类借阅行为学生的学习绩效差异(如表4所示)。三类借阅行为在专业必修课绩效(F1)上呈现显著差异,而在公共必修课绩效(F2)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一方面课外阅读对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阅读专业相关的书籍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学习绩效的提高,而公共必修课程中,包括计算机基础、体育这类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课外借阅图书并不能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Y3的借阅量分别是Y2的2.76倍,是Y1的9.7倍,阅读深度也分别是Y2的2.71倍,是Y1的10倍,说明Y3类学生有很好的借书习惯,会经常到图书馆中借阅图书,不仅借阅的数量较多,而且借阅的种类比较集中。4.借阅和早起行为与学习绩效之间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教学过程感知的行为计算[J]. 黄荣怀,高博俊,王欢欢,徐晶晶,杜静.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6)
[2]美国高校图书馆技术增强型学习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J]. 江新.  图书馆建设. 2020(04)
[3]深度学习的发生过程、设计模型与机理阐释[J]. 胡航,李雅馨,郎启娥,杨海茹,赵秋华,曹一凡.  中国远程教育. 2020(01)
[4]慕课学习者群体的聚类分析——以“STEM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慕课为例[J]. 乔璐,江丰光.  现代教育技术. 2020(01)
[5]脑机交互促进学习有效发生的路径及实验研究——基于在线学习系统中的注意力干预分析[J]. 胡航,李雅馨,曹一凡,赵秋华,郎启娥.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4)
[6]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泛在学习模式研究[J]. 张艳.  外语电化教学. 2019(03)
[7]学习者模型可视化认同感分析与效能评测——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的视角[J]. 姜强,潘星竹,赵蔚,王朋娇.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5)
[8]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制[J]. 林秀瑜,李梦杰.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4)
[9]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策略研究——以本科生课程成绩与借阅行为的学科差异性为视角[J]. 潘颖,张雨晴,刘利.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9(02)
[10]网络学习行为与成绩的预测及学习干预模型的设计[J]. 王改花,傅钢善.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2)

硕士论文
[1]关联规则挖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D]. 李宏运.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97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97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