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20:35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身份与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期待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并且能够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产生社会责任情感,从而坚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志与社会责任信念,最终践行社会责任行为的道德意识和自觉情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不仅关系着自身成长,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对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是国家、社会对青年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有关资料系统总结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内容,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深入探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路径。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论述。第二章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述。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理论基础、必要性等进行论述。第三章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述
    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概念分析
        2.1.1 责任
        2.1.2 责任感
        2.1.3 社会责任感
        2.1.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责任思想
        2.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思想
        2.2.3 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理论
    2.3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2.3.1 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2.3.2 我国教育转型的需要
        2.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2.3.4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2 调查问卷测量对象的情况分析
    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积极方面
        3.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不足
        3.3.2 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3.3.3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3.3.4 大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路径
    4.1 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
        4.1.1 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4.1.2 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4.1.3 完善高校社会责任规范机制
        4.1.4 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活动
    4.2 注重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4.2.1 丰富家庭责任教育内容
        4.2.2 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
        4.2.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3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3.1 政府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4.3.2 加大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
        4.3.3 立足社会公益与实践锻炼
    4.4 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4.4.1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
        4.4.2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
        4.4.3 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志
        4.4.4 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评《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J]. 高黎.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2]上好思政课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 李金勇,李晓佩.  人民论坛. 2019(31)
[3]新时代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 朱德超,郝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8)
[4]如何成为有担当责任意识的青年学生[J]. 张丽娜.  人民论坛. 2019(25)
[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探索:微电影教学方法[J]. 董志,柴素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8(06)
[6]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 侯锡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8)
[7]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及途径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养系列研究之三[J]. 熊超.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8]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优化策略研究[J]. 周明星.  教育探索. 2016(12)
[9]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调查研究与思考[J]. 朱磊.  湖北社会科学. 2016(06)
[10]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属性与培养策略[J]. 徐烈.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4)

博士论文
[1]公共性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D]. 孟凡辉.东北师范大学 2019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程雄飞.南昌大学 2019
[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李贵彬.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4]“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 李苑静.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青年责任教育研究[D]. 张新桥.清华大学 2016
[6]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D]. 吴康妮.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73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73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