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18:57
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既是传播方式,也承载着传播内容,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易受新媒体所带来信息的影响。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获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对拓宽大学生视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产生了一些机遇,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优势。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传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了多方面挑战,伴随这些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道德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道德观念的形成,甚至影响未来发展。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当前高校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影响积极探寻培育大学生公民道德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对问题的成因和解决路径进行全面的探讨,以新媒体为切入点,将新媒体与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相结合进行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新媒体和公民道德的相关概念,通过分析二者各自的特点,寻找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理论依据。首先从新媒体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新媒体的超媒体性、...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新媒体概念及其特征
2.公民道德概念及其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内容
(三)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理论
3.西方公民道德理论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
2.新媒体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公民道德内化
3.新媒体为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搭建了宽广平台
4.新媒体为提高公民道德培育成效提供有利条件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影响大学生道德选择
2.新媒体增加了公民道德培育难度
3.新媒体冲击了传统公民道德培育理念
4.新媒体挑战了传统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调查
1.调查问卷的编制
2.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有待提高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公德有待加强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念有待改善
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家庭美德观念有待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1.尚未形成多方联动的新媒体育人合力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单一
4.公民道德培育理念和模式与新媒体环境不相适应
5.新媒体环境复杂、管理滞后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状况不佳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路径
(一)拓宽教育途径,完善新媒体公民道德培育过程
1.发挥新媒体育人合力,推进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主体多元化
2.加强新媒体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时效性
3.利用新媒体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内容
4.运用新媒体整合教育空间,改善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方式
(二)结合教育理念,优化新媒体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1.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媒体主体间性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2.关注大学生个体需求,建立新媒体个性化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3.注重大学生情感需要,创建新媒体隐性渗透式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三)加强多方合作,改善新媒体公民道德培育环境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
2.营造良好风气,构建积极新媒体社会环境
3.主抓学校教育,加强学校新媒体平台建设
4.重视家庭教育,创设和谐新媒体教育环境
(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公民道德自律
1.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2.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802033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新媒体概念及其特征
2.公民道德概念及其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内容
(三)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理论
3.西方公民道德理论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
2.新媒体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公民道德内化
3.新媒体为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搭建了宽广平台
4.新媒体为提高公民道德培育成效提供有利条件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影响大学生道德选择
2.新媒体增加了公民道德培育难度
3.新媒体冲击了传统公民道德培育理念
4.新媒体挑战了传统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现状调查
1.调查问卷的编制
2.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个人品德有待提高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公德有待加强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念有待改善
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家庭美德观念有待提升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1.尚未形成多方联动的新媒体育人合力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单一
4.公民道德培育理念和模式与新媒体环境不相适应
5.新媒体环境复杂、管理滞后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状况不佳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的路径
(一)拓宽教育途径,完善新媒体公民道德培育过程
1.发挥新媒体育人合力,推进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主体多元化
2.加强新媒体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时效性
3.利用新媒体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内容
4.运用新媒体整合教育空间,改善大学生公民道德培育方式
(二)结合教育理念,优化新媒体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1.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新媒体主体间性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2.关注大学生个体需求,建立新媒体个性化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3.注重大学生情感需要,创建新媒体隐性渗透式公民道德培育模式
(三)加强多方合作,改善新媒体公民道德培育环境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
2.营造良好风气,构建积极新媒体社会环境
3.主抓学校教育,加强学校新媒体平台建设
4.重视家庭教育,创设和谐新媒体教育环境
(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公民道德自律
1.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2.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802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80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