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教育论文论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4-07-14 18:22

  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则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归根到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阎立钦教授指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彻底转变观念,认真审视自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实践,从多方面、多角度实现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有效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精心设计导读提纲导读提纲设计首先选材要“新”。即尽量选择近期发生的身边具体、翔实的案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他们学习的欲望。其次设疑要“新”,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在编写导读提纲时,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比如在讲“法律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时,从反面提醒学生:“如果法律不打击破坏国家经济秩序的犯罪,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跟我们的生活有直接联系吗?”

 

  二、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该追求温馨祥和、丰富多彩,而不是冷漠压抑和单调呆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践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积极采取和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方式,构建师生交流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消除师生间“教”与“学”的隔阂,学生才会感到心灵上的安全与自由,才会积极主动进行观察与思考,才会群情激奋,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创新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例如,在讲“合理发泄情绪”时问:“当你生气时怎么办?”同学们回答说,可以大哭一场、向朋友诉苦、进行剧烈运动、于无人处高声叫喊等。突然,一个同学说:“我就离家出走,让父母找不到。”此时如果教师加以批评和指责,显然是不适宜的,应该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然后共同讨论离家出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学会了如何冷静处事,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营造浓郁的竞赛气氛现行教学活动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的现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项调查显示,在87%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交流所占时间仅为13.5%,而且主要是单向、静态的沟通,群体间的交流极为有限、缺乏。

 

  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总数在学生课堂言语交流行为总数中占91.3% ,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他类型行为的比重分别仅占0.9%、3.4% 与4.4% 。为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竞赛机制,设置课堂发言积分榜。竞赛设置小组和个人赛两种,以必答题、抢答题、辩论等为比赛项目内容。当然,这种竞赛的目的是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启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某成年男子偷窃其父亲养老金5000元,其父决定将其子告上法庭。邻居认为儿子拿老子的钱天经地义,没什么大不了的;居委会认为儿子需要教育,但父亲不必告上法庭。你认为呢?课堂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论点集中体现为两种:一种认为应将其子告上法庭。这些同学认为,这样的儿子若不受法律制裁任其发展下去,在家偷父母,出门偷社会,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另一种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职责,而且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儿子经过教育能改,为什么要告上法庭,不顾父子之情呢?教师最后作出评判:

 

  第一,成年子女偷其父养老金,其性质是一种盗窃犯罪行为,邻居的说法是错误的。第二,我国法律对这种家庭事件有明确规定,除非其父坚持告上法庭,否则可以调解。竞赛的开展,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助于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问题的场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树立自信,现在学生的压力的确很大,特别是初中升高中这一道门坎,使一些学生产生消极、沮丧,甚至是悲观的情绪,对未来、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一名思政课老师,要善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于实际工作中,独具匠心,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教育方式。如对这些缺乏信心的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你能行”、“你进步了”、“你如果再努力点,一定会做得更好”等等,重建他们的自信,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并真诚帮助他们,奇迹就可能发生。

 

  五、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ask”是学习者字典中最好的三个字母,永远不要害怕问任何问题。有位友人问我,他孩子上小学时经常问一些怪异的问题,而上了初中就很少问问题了,不知为什么。当前学校推崇的是确认的、习惯的角色行为,而抑制了自主的、直觉的“独立行为”。个性和创新直接相关,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压抑个性发展就会抑制创新欲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应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对某种观点有自己的见解和诠释的学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哪怕学生的这些“见解”是幼稚的,是异想天开的。

 

  总之,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创新能力、精神的培养,其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若能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多探索、多研究,就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路,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编号:4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