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西方主要公民教育思想流派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2)

发布时间:2014-07-14 18:24

  在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中,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要传递社会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的文化,更在于要注重文化间的差异,培养学生懂得尊重差异,善于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如美国的全球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全球教育和国际教育、俄罗斯的族际教育,以及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日本人的教育等等,都带有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的导向。

 

  二、对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和展望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没有“公民”、“公民教育”的提法,有的只是“子民”、“臣民”等概念。 我们公民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曾一度因被简单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而中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建设,公民教育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来看仍是薄弱的。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实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特别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人口流动、迁徙的增多,要实现各民族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和谐发展,学习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理论,深化我国公民教育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权利和责任为本位的公民教育通过对西方公民教育思想流派的回顾,可看到,西方公民思想是围绕着以权利和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界定而不断争论变化的,各种公民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吸收,从而走向平衡。在实施公民教育中,要把握公民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公民教育的立足点是突出个人主体性还是突出公共主体性;是突出权利主体性还是突出义务主体性;在公民身体界定上是突出某个国家的公民还是世界的公民。我国的公民教育要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旨在培养公民的完整素质。我国当代的公民教育,既强调公民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人格,也要看到公民个人的主体性必须受公共性的约束,公民还必须具有公共责任。相应地,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基于个人权利的责任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公民。因而,今天开展的公民教育必须要确立全面的公民教育理念,避免极端的、片面的理解。

 

  (二)注重理解和尊重的公民教育全球化打破了国家间的地域限制,密切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也实现了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培养的公民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公民,而是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的公民。在教育目标上,学校要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如既要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负责,也要有对他人尊重、宽容、理解的胸怀和与他人合作共享的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在教育内容上,公民教育既要有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主题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的文化。学生在公民认同上,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从而培养公民在实践交往中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宽容的态度、能够尊重价值差异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例如,近20年来,“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已开始成为当代各国教育的主题,很多学校教育中通过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全球教育以及和平教育等进行世界公民教育,重点培养青年一代对不同文化、不同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三)重视实践和参与的公民教育在以往的公民教育中,公民实践和参与也在目标中提及过,但对参与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上,即所谓参与主要集中在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或者说带着这一目的去行动,如参加投票等。从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变迁中可以看出,公民教育力图培养的是有公民意识,乐于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的公民。

 

  而培养积极的公民,其实现方式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而是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强调公民教育的实践。学校的公民教育要采取渗透型实施模式,与历史、地理、语文等课程的渗透,在课程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同时积极拓展课外的公民实践,如课外活动中的讨论、参观,公民事务管理角色扮演等。在参与实践当中,不仅要有行动,而且行动要与公民的情感、意愿、态度结合起来,强调能动地、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及所在社区公共事务。要在参与中学会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在参与中不断增强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学会以他人的眼光看世界,从而促进自我与他人视界的融合,在参与的实践中养成公民所具备的美德,体会到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西方不同的公民教育思想流派,行成了丰富多彩的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公民教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地位。立足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理论,丰富和完善我国公民教育实践,探索公民教育的发展路径都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主题。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编号:4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099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