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在境外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华侨高等学校是国内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子女以及国内青年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其生源构成分为境内生和境外生两大类,境外生教育是华侨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和特色。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境外生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境外生因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使得传统大学的教育模式和理念难以适应华侨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必须密切结合侨校使命和境外生特点,因材施教,与时俱进。
一、华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华侨高等学校对境外生的培养有着自己的定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拥护、支持祖国统一大业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爱国者,毕业后能为居住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良好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为满足境外学生入学深造的要求,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这就需要在对境外生开展思想教育过程中把握方向、抓准定位、明确任务。在服务国家侨务工作中,体现“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华侨高校办学宗旨,实现国家赋予侨字高校的重要使命。回归到对境内外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则一切要以“争取侨心、凝聚侨心”为目的。同时,紧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以思想教育为载体来达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完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
二、高校境外生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境外生因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群体在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民主意识、道德形态等方面和境内生的差异。这也给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生活中追求个性、崇尚独立境外生在穿着打扮上,更能体现“与时俱进”,着装紧跟潮流趋势,发型醒目风尚,其人际交往主要以各自的生源地群体为交际圈,多使用粤语及闽南语等区域性语言。崇尚独立自由的社区生活,对社区中的一些较为生硬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排斥性。对居住环境中的舒适性和私密性的要求较高,不喜欢多人间宿舍。生活方式具有典型的港台特色和西式风格,喜欢参加具有较强娱乐性质的校园活动,其别样的精神风貌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二)学习基础薄弱,多以兴趣为导向在应试能力方面境外生与内地生总体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因其独特的教育背景,多数境外生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在英语阅读和听力方面。与境内生相比较而言,境外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明显较为吃力,从而部分境外学生产生了对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及授课方式的不满。此时,往往导致某些境外生在不感兴趣的课程上出现旷课率高的现象,再加上其基础较为薄弱,听课效率不高,则造成总体学分绩点不理想的状况。
(三)民主意识浓厚,维权倾向性强境外生对公平、公正关注的焦点不仅仅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会以周围的群体为参考系,追求整体性统一,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体性获益行为。对于各种带有强制性色彩的活动,境外生群体的参与度极低。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往往较为主动地向有关部门反馈,一般不会忍气吞声。
境外生这种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维权倾向如果得不到尊重和及时、合理的反馈,势必对境外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注重文明礼仪。讲究道德素养多数境外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在人际交往中讲究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公共意识。其行为举止总体大方活泼。这也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关。因为多数境外生来自的地区其经济、社会、文化发达程度较高,公民公共意识较强。其文明礼仪的形式与中国传统礼仪的内敛与委婉相比略带些张扬。
三、辅导员在境外生教育中的角色策略对于境外生的思想教育,要结合华侨高等学校自身的使命及境外生本身的特点,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发现境外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晰辅导员在境外生工作中的角色与地位。
(一)教育与管理中加强民主意识辅导员在开展境外生工作中,不能完全按照对境内生的要求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民主型权力的发挥,避免生硬的下达“圣旨”,造成境外生对校园管理制度的反感。在讲究科学合理的教育与管理模式中,增加更多的服务色彩,这样容易与境外生群体产生认同感,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果更加显着。
(二)合理定位。发挥教育导向作用从人数上看,境外生群体作为学校的总体生源的一部分有时候往往容易在某些方面受到忽视。当前,各种公共性学生团体组织中,境外生学生干部的比例相对较低,除了一些专属境外生的特色活动外,多数情况下,境外生在参与学校学生团体组织建设中的影响度不够。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境外生在参与学校活动及各种制度建设中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和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笔耕论文新浪博客,避免单纯地因为管理而管理,从而陷入事务性误区。
(三)在“一校两生”中实现和而不同境内生群体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群体,其本身就是传递中华文明的良好载体。一方面,在加强对境外生的各种中华文化主题性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各种隐性思想教育的模式与途径。通过提升境内生对中华文化和国家政策的认识和解读,借助境内外生的各种交流互动平台来间接性地深化境外生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在“一校两生”的格局中,辅导员应该明确境外生教育求同存异的尺度,既要区别对待又要一视同仁,在涉及到不同政治形态的意识问题时要有大局意识,保持原则性情况下,抓大放小,达到真正的和而不同,使境外生在“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环境中培养主人翁意识,避免主体意识的剥夺。
(四)社区管理中增强人性化服务。体现实效性辅导员在社区教育和管理服务中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境外生对学校管理服务的总体印象。因此对社区辅导员在针对境外生的管理服务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需要以社区服务为轴心,对境外生的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一方面,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符合境外生的区域文化习性,讲究中西文化结合,尽量使境外生在社区生活中接触更多的传统文化和国家政策。
另一方面,在境外生管理服务中,必须密切联系学校其它社区管理部门,做到分工明确,效率显着。针对学生反馈的各种作风问题、安全问题做到及时有效合理的解决,始终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
四、辅导员在境外生教育中的职业素养发展当前,华侨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都是来自国内大陆高校,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下成长,接受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内容,因此对港澳台及海外社会模式和教育体制没有直观的体会,容易在境外生思想教育及管理过程中意识形态用事。这种单方面的传授意识和内容有时难免出现“不兼容”现象。辅导员在开展境外生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拓展,运用国际视野来反观当代的中国教育 和境外生教育。
(一)提升业务素质。拓宽育人视野在境外生教育理念上,辅导员除了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外,更要拓展自身的国际视野,能够用现代的育人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境外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应该多多关注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和互访。通过优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基础来达到升华对境外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学校应该加大辅导员学习考察的力度,切实为他们提供拓展业务素质的平台。建立各种短期、中期、长期的培训和考察规划,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制度环境。
(二)加强中华文化学习。注重内涵式发展辅导员对境外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影响巨大,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对境外生的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政策的了解和解读倾向,都会经由一定的渠道影响到学生的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校园文化的推进上,必须始终重视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作用,满足境外生对文化的渴求、需要,让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始终成为开展境外生工作的强劲着力点。因此,辅导员自身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多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与政策、侨情侨史等内容。采取知行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中国文化的领悟,在境外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引导他们热爱祖(tii)国大好河山,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国家统一。
(三)学习港澳台及侨生居住国文化。互尊互荣了解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等侨生来源比较集中地区的自然人文特色,深谙两岸四地的社会政治形态和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寻找到适合境外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教育模式和素质培养体系。同时对于境外生各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和学习习惯的建议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给予反馈和解决。通过对境外生成长环境的文化解读,做到互尊共荣,积极营造祥和融洽的校园氛围。
(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加强境内外生相互交流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重视加强境外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境外生特殊的教育经历,拓展各种实践渠道,创造多种国内外交流的机会。努力培养境外生校园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与境内生的交流互动。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各种交流性活动的开展,统筹校园文化的舆论和目标导向,重视在各种校园文化建设中中西文化互溶。借助校园活动平台,加深不同文化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境内外生长久深厚的友谊。
本文编号:4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