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发布时间:2014-08-12 07:14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就在于民族精神的发展。针对当前国内与国际范围内民族问题的凸显,也是大学生的“困惑点”这一实际,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主阵地,应改变以往只对民族生和民族干部进行民族问题的教育,更应认识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维护民族团结是社会进步与和谐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贯彻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民族的基本状况决定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仍然突出。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对待民族问题的错误思想和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突出表现在各民族间的民族意识较强烈,大民族主义思想,歧视少数民族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一旦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遇到适当的爆发条件就会演变成民族矛盾,破坏了民族平等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和实施。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认识特点可能出现多元化倾向甚至是“非主流”的实际,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嵌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核心内容的教育,同时适时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对民族问题应有的理性与客观态度,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主观认同即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从人们的主观方面来说,要想解决社会主义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就必须认识到这种民族主义思想意识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社会中,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在观念上树立起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大学生贯彻民族政策的自觉性。

  (二)深化大学生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面对日益频繁的交流,民族间平等团结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各民族交往的前提基础,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隔阂,为了消除民族间的差异造成的误会,减少彼此间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以及维护民族统一和团结的坚定性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过程中,应立足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敏感性、国际性的特点,深化大学生对民族问题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规律及现实影响的认识,从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倒退,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安康的角度来阐述只有在抛弃大民族主义思想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团结。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过程中要把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三)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分裂活动的高度警觉和必要防范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的客观历史必须牢记,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差异的现实性还将存在,这是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把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常与民族问题相连。从国内状况看,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Et益明显,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也会使矛盾在特殊时期表现突出,与此同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而分裂民族的活动不断加剧。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看,相当一批学生对民族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甚至片面,不利于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民族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民族观教育,帮助他们深刻认识民族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民族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提高他们在认识民族问题上的是非鉴别力,及时坚决地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内容民族观是人们对整个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不仅包括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还包括人们在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方法论,分析民族的产生、发展规律和实质,达到理论关照现实,历史关照现实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前提下,从本国国情和民族的基本特点出发,努力探寻一条解决本国民族问题的具体道路,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对民族关系的新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观教育任何一个民族在对本民族成员教育的时候都要以民族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只有了解本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民族。当代大学生对其他少数民族历史了解甚少,除了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民族历史知识的一点讲解以外,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状况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缺乏整体认识,容易造成片面的历史观。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观的教育,有助于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各民族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的了解,认清民族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差距,应回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去找答案。只有把民族问题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才能正确认识民族特点、差异和发展的长期性。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教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客观规律。一个民族要想获得发展,主要取决于其社会生产力发展、内外部交往程度的高低,这也是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的象征。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的发展相适应。非少数民族大学不仅要认识到民族内部自身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发展的联系,还包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利用自身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理论结合实践,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进程。民族发展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发展少数民族贸易,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以实现民族的个性发展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与团结观教育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民族平等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总原则,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各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对于平等观念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相同的权利。民族平等观的建立,不仅能增强少数民族的自信心,还能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向心力。而民族团结是各族成员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和谐友好的局面,前提是不分民族大小、贵贱、优劣的一种真正团结,通过民族内部的团结达到民族间相互团结的状态。没有无民族平等的团结,要想达到民族团结又必须坚持以民族平等为前提。

  当代大学生在认识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思想误区,通过加强民族平等与团结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和对待民族问题时会有一个正确而清醒的态度,这是在打破民族地域界线的基础上树立的正确的民族平等、团结观教育。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互助观与和谐观教育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互助和谐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心对民族的认可与需求,这种认可与需求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还需要学生干部通过典型示范、说服教育的方式,在尊重各民族差异基础上,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互助和谐观上来,使学生互助和谐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由外力作用内化为自身的具体行为。非少数民族大学要看到自己民族的优点和不足,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性,没有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就没有今天和谐的民族关系。只有各民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才能达到和谐共处的局面。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互相调整行为,协调利益关系,平等协商,加深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互助友好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五)马克思主义民族社会观教育社会观是指人们对整个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观点,正确的社会观能使学生自觉根据社会要求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协调和谐发展。民族社会观所要解决的是民族问题与社会观教育的结合,民族问题的民族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淡化,而社会性方面Et益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来审视民族问题,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社会能否获得共同发展取决于民族间的团结程度。社会观往往会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关系中反映出来,大学生在进行民族观教育的同时也要嵌入社会观的教育,积极的社会引导与合理的社会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形成。当代大学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民族概念意识相对薄弱,对其进行民族社会观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整体观念的意识。

  (六)马克思主义民族法制观教育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等作用。民族问题的解决以及民族政策的贯彻都要依靠法律手段来保障实施,以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马克思主义民族法制观的教育,用法律武器来消除这些影响和破坏民  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不良因素,否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发展的目标只能流于形式,让约束成为空话。民族法制观的教育保障了少数民族成员各项合法权益以及平等权利的实现,它不是简单地对人们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而是对那些企图分裂祖国的分裂势力在图谋分化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从而对其行为有着更多的思考和放弃,也是法律予以民族政策实施的保障作用的体现。这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导师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创立的,由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形成的历史演变,其内容博大精深,笔耕文化推荐期刊,既涉及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观点,也涉及各个方面具体的民族政策。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实施途径如下:

  (一)政府加强实践教育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教育事业就不能顺利地发展。所以,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工作,抓好学校以及各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建立相应的配套投入机制,积极探索运用社会化手段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大学生实践教育事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出资支持大学生实践教学,选择一批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出资建立大学生民族理论实践教学基地,切实落实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经费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渠道解决。不仅如此,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大学生民族观实践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各高校与民族自治区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机构建立联系。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为实践教育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有关高校要为发展民族观实践教育提供师资人才和科研配套支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大学生民族观实践教育局面的发展。

  (二)学校发挥教育主渠道功能以往在进行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的时候通常只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开设相关课程,长此以往容易让当代大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民族观教育仅在民族院校开展,而当代大学生就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成员间交往密切,少数民族和当代大学生民族观认识程度不一的现象越来越凸显,必须改变以往只对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作法,提高维护民族利益的坚定性。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出发,改变以往教育对象的单一性,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的教育。因为当代大学生是民族观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地民族教育发展程度不同,民族观教育大多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的,不同民族地  区的民族观教育不同,同一地区的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的教育程度不甚相同,所以说学校是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它直接影响大学生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在处理现实的民族问题时通常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的形成是对本民族观点的认同。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发挥现代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角度开展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教育,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内涵进行宣传阐释,建立系统的民族理论,但不能忽视其民族性,最终达到行为主体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观点内化后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从而使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行发展。

  (三)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宣传与教育随着近些年网络的发展和深入,多种新兴媒体技术的使用,信息较之以前具有更多的传播渠道,在长期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下令学生对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产生了厌烦甚至是抵触心理,使得现代网络渠道的信息更受学生青睐。大学生获取民族知识的渠道已突破传统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利用网络传媒手段获取,它的便捷性、实时性越来越凸显。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要与时俱进,就要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借助网络媒介,宣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来达到大学生民族观的培养目标。现代传媒教育媒介更能凸显教育的日常性和实践性,打破教育地区的局限和教育方法的差异,最终达到民族观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利用网络载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时候,要注意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接受民族观教育过程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程度,这不仅体现了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更体现出受教育者对民族观的认同程度。

  传统学校教育发挥的是一种知识传播和教育的功能,而网络教育体现的是价值教育的功能,这种价值教育的独特性就在于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继而转变思想和行为。网络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民族观教育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也有助于民族观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可以通过网络微博、飞信群、QQ群等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信息,进行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措施的实效性。

 



本文编号:4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