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角色扮演
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担当着各自的角色。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也是想象中的自身社会形象—— 别人会怎样议论我、看待我、评价我?担当的角色与一个人的行为密切联系。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地位,也就确定了自己的行为和与他人的交际方式。这就正如演戏,有演白脸的,有演花脸的,有演红脸的,有演小丑的,有演正面角色的。角色按照行当分工和剧本演戏,同时,也用行当和剧本来衡量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否得体、是否到位、是否成功。一个女人在孩子面前扮演母亲,在父母面前扮演女儿,在丈夫面前扮演妻子,在领导面前扮演下属,在下属面前扮演上司,都要遵循不同的行为方式,否则就会闹笑话,甚至出乖露丑。你可以对丈夫撒娇,训斥孩子;如果颠倒过来,你对孩子撒娇,训斥父母,就会遭人耻笑,自己也感到不得体,有损自己所扮演的家庭角色。角色控制着行为,角色扮演就与道德的培养有了内在关联性,因而成了高校在对大学生道德培养时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和途径。
人们有时对自己担当和扮演的角色不满,有时因为不了解别人的角色或不了解他们为什么担当这种角色,而误解他们的态度和感情。立场相同的人可能行为截然不同,追求同样的目标,却可能因为一方的行为被另一方误解而不能达成目标。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重要的是要了解各种角色,并懂得如何扮演这些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尽可能体验他人的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借助感情转移就可能比较准确地解释各种人情世故。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道德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角色扮演”是其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是一种引导大学生去担当和扮演他人的角色,由此探索和识别自己以及他人的思想、感情、对事物的评判态度,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从而培养和形成解决人际关系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这属于道德素养培养的范畴。
在培养的过程中,它向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的学习情境,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境,模拟再现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碰到的人际交往和如何适应社会的难题。它要求大学生以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融入到这种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并作出相应反应。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境中(可以是情景模拟,也可以是具体的社会环境),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自然会成为大学生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并打上浓厚的社会烙印。总之,在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角色扮演”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他人所处环境、各种需要、切身利益的敏感性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感情转移能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有助于改变大学生已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某些固有的态度。
大学生对于“好事”的意见非常接近:对人好的事例,反映出体谅人、幽默感和愿意作出让步的特性;共享关系为好,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为坏。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彼此间的爱和被爱,原本是是人的基本需要,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帮助大学生满足这种需要乃是教育部门、教育行政领导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在引导培养大学生关心人、体谅人的人际意识中,有两点是要把握好的:第一,营造大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不利于道德素质培养的猜疑、妒忌、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远离学生或逐渐销声匿迹。道德与其说包含推理方式,不如说包含个性风格;与其说是平衡各种相互冲突的权利,不如说是判断,不如说是关心。培养体谅人的生活风格的教育,并不是说“说服”大学生理智地接受“体谅待人”是对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本身就是让大学生彼此间学会关心,因为它在言语行为上体现了体谅人的生活风格和精神追求,这样会促使大学生接受体谅人的生活风格,并迈上更高的精神追求之路—— 道德素质的完善。第二,高校教师在关心学生、体谅学生上应起道德表率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学生从教师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学到的东西,应多于教师在课堂上、面对所有学生机械式地讲授学科知识中学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身边的优秀学生学习,是学生们个体发展的基础;可以说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是大学生获得关心人、体谅人的美德品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榜样教育也会成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一种形式,甚至是这一教育的最高形式。高校教师引导与培养大学生学会关心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自己本人一定要学会关心体谅他人。
大学生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人际互动的行为后果。“角色扮演”可以变换大学生的位置,体会别人(其他角色)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有一个“纪律班长”的例子是:在一所高校里,有位女教师最近很烦恼,因为自己担任班主任老师的二年级四班有一个自控能力较弱的男同学,他在课堂上会作怪,常弄得女同学泪汪汪的,让班里的纪律班长无可奈何,非常麻烦。她问别班的老师该怎么办,这个老师告诉她一个办法,就是让这个纪律差的学生担任纪律班长。她对这个办法到底有没有效是半信半疑的。总之,她还是试了试这个办法,结果这位调皮学生的态度整个变了过来。这个例子说明了“角色扮演”是有助于改变学生原有态度的。据说,西方警察局对酒后开车者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在“学习班”里让其扮演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察,或者扮演被酒后开车撞死的人的家属。“警察”对违规驾车者的批评,“死者家属”的泣诉,都会给扮演者留下深刻印象。
让乱扔纸屑的学生扮演卫生监督员,与此同理。这些事例均能说明,“角色扮演”是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人际互动行为的后果的。
“角色扮演”模式的结构序列可以分为九个阶段来进行和实施。第一阶段,是小组活跃起来,内容包括认定、提出问题,使问题明确起来,解释问题,探讨争端,说明角色扮演的经过。第二阶段,挑选参与者,内容包括分析角色、挑选角色扮演者。第三阶段,布置舞台,内容包括划定表演的行动路线,再次说明角色,深入到问题情境中去。第四阶段,培训观察者,内容包括决定注意什么、指定观察任务。第五阶段,表演,内容包括开始角色扮演、继续角色扮演、中止角色扮演。第六阶段,讨论和评价,内容包括回顾角色扮演的表演(事件、观点、现实性)、讨论主要观点、设计下一次的表演。第七阶段,再次表演,内容包括扮演修正过的角色、提出此后的步骤或行为选择的建议。第八阶段,再次讨论和评价,内容同第六阶段。第九阶段,共享经验与概括,内容包括把问题情境与现实经验同现行问题联系起来,探索行为的一般原则。
对于简单的“角色扮演”,只要求大学生扮演好问题情境中的角色,采取有效的行动,处理好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或社会问题。至于复杂的“角色扮演”,要综合考虑表演前对具体问题的描述、表演后对问题的讨论,总体的思想收获和对有关问题的启迪。同时,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学生轮流充当角色扮演者和观察者,分别负责设计内容和表演角色,以及对角色扮演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评论,比较与预期效果还有多大距离。观察者如果有新的建议和想法,就有可能成为下一轮角色扮演的参与者。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察者,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尽可能同其他角色扮演者交换思想、心得与体会。在“角色扮演”模式的结构序列中不难看出,讨论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角色扮演”只是一种教育方法,不是为表演而表演,更不是去培养大学生的文艺素养。因此,表演前对问题情境的认识和讨论,表演中的观察,表演后的分析和评论,与“角色扮演”本身同等重要,这些活动同样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识。
其实,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方法很少单独或孤立使用。正如“角色扮演”时会经常夹杂着讨论、辩论,甚至争执;即使榜样示范也往往伴随着言语上的说服和劝导,说服与劝导中也时常有讨论和“角色扮演”。相比较而言,说服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示范追求的是向大学生展现恰当的行为方式。道德讨论则特别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而“角色扮演”则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种方法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实施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如果仅仅依靠其中的某一种方法,都不足于实现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最终目的。因此,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效果到底怎样,有赖于教师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现有水平和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灵活而机动地使用各种教育方法,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文编号:4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