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2)

发布时间:2014-07-24 11:28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理工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并尚处于自发状态,是在日常接触媒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自觉感悟而产生的,许多是盲目的、不系统的、不健全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主要有赖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健全,所以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乏,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当代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对媒介的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理工高校大学生直接接触媒体运作的机会较少,对大众媒体的属性、功能、运作方式和构建环境了解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媒介提供的信息是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也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 j。它不可避免地受媒介传播者的主观影响,就是说媒体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内容、报道的角度和方式等,这样制作出来的媒介信息与客观现实就有一定的差距,这样的信息可能是片面的、带有主观性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就会将媒介中呈现的信息状态的世界和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混为一谈,会妨碍他们理性地看待和正确地处理媒介信息。但是,媒体营造的神秘感和距离感阻挡了公众了解媒体的脚步。另外我国教育体制中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主动为大学生了解媒介提供足够的机会。2.对媒介的批判能力不强媒介批判能力主要包括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认识大众媒介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的能力。媒介批判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人们在当今媒介环境中独立而理智地生存,“批判型受众”的培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媒介对理工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影响,但理工高校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质疑能力和思辨的评价能力还待提高。另外,从调查得知,自我评价能很好地对新闻报道的真假进行辨别的大学生占23.2% ,不能辨别的占38.4% ,不知道的占37.7%。因为是自我评价,这项考察的结果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相当部分理工高校大学生不具备辨别新闻真假的能力。

  3.对媒介的使用不深入在对媒体的各种报道信息是否对公众有帮助的调查中,22.5% 的大学生认为媒介信息对自身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帮助,70.2% 的认为偶尔有帮助,5.9%的认为没什么帮助。媒介的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偏向于娱乐性,真正利用媒介快速有效地获取学习所需的信息的能力还不足,获取利用信息的主动性还不够。同时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强,对媒介的各种服务功能的使用涉猎较广,但涉猎不深,浅尝辄止,没有充分发挥媒介的功能,利用媒体资源为自己服务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回答“是否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问题时,有参与的人占8.7% ,这与浏览政府网站的人的比例(经常浏览的为3.1%,偶尔浏览的为42.9%)相差甚远,这说明大学生对媒介提供的互动功能的综合利用参与还不全面,对娱乐和网络服务方面的参与较多,而对其他方面如管理公共事务、舆论监督等的参与度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媒介环境对互动功能的拓展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对媒介的获取能力和参与意识不强。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4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871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