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的大学语文教学(2)
人的本性中都有一种惰性,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的不爱思考的习惯,加上《大学语文》课是公共选修课,不是学生的专业课,学生上这门课大部分是带着挣学分的心态来上的;另有一部分大学生觉得大学语文内容丰富有趣,是带着好奇心、看热闹的心态来学习的。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主动学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干着急或者干脆自己就自问自答,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出来,又回归到旧的教学模式上。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地从学生需要出发对教学活动做科学规划,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做充分估计,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让学生既不觉得不是摸不着边又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加思考,不分内容,一律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无论这种方法多么先进,多么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要对教材从总体上去认真把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每次课都有新鲜感,什么样的内容需要自由讨论,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播放视频,什么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探讨,教师都要从学生需要出发做出总体规划。这样,课堂气氛得到调节,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很大的满足,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热情。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晚期,他们的表现欲非常强,对于学习中的问题都会积极地寻找答案,并积极发表出来,但是由于知识的积累不够,他们回答得往往肤浅或者错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知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鼓励和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见解,笔耕论文,帮助他们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这样,学生的新奇、探索、自信等需要得到满足,自然有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营造民主氛围,使全体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能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积累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1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