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之道(九十三)张大良:改革创新 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16-05-31 17:39

  本文关键词:改革创新 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闻网首页 > 思想视点 > 正文

大学之道(九十三)张大良:改革创新 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信息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协会   作者:张大良   点击率:   发表日期:2014-12-05

    摘 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一,要强化特色,努力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第二,要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协同育人;第三,要突出应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第四,要扩大开放,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主动适应”“支撑发展”“创新引领”三个境界。
    关键词:区域特色;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2008年以来,安徽省教育厅为破解区域高等教育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难题,开展专题研究,突出地方性、应用性、服务性,提出了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在实践探索中,着力推进“高校分类发展、内涵建设、整体提升、各具特色、争创一流”的行动计划,主动适应和全面支撑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积累了可供其他地区和高校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我认为,安徽的经验和成果,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如果“十三五”期间,中西部地区都能像安徽这样,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那么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就能上新台阶。
    本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我认为这个主题选得好,进行这方面的国际交流研讨也很有必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阶段,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将在中高速增长中迈向中高端,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这就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作支撑;另一方面,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来看,截止2013年底,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就学总人数达到346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然是多元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既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更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这里我想针对这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同大家一起研讨。
    概括起来讲是九句话,这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制定应用学科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合作科研、协同育人。这里我仅展开讲四点:
    一、强化特色,努力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质量,地方高校要以特色求发展,以学科专业特色构筑办学的核心实力。办学特色不只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或“人优我新”,只有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才能增强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保持并不断扩大学校的发展空间。要克服一些高校存在的定位不清、盲目攀高和贪多求全等倾向,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千校一面”问题。地方高校要合理定位,把握住自身的历史底蕴、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生源特点和学科类型,明确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地方高校要认识到,学科专业是办学的基本要素,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我们要花大力气着力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一是在新设置学科专业时,要坚持增量优化。要紧密结合地方需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瞄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着力打造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的、优势突出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而且要能够形成若干个学科专业群。二是针对现有的学科专业格局,要坚持存量调整。设置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于优、在于特、在于强。如果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必然导致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稀释、分散,无法建成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三是要有选择性发展,在“集成整合”上做文章。统筹利用好教育资源,采用集成整合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改进管理模式,聚集一流教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适应地方需要、体现学校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对于师范、艺术、体育、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背景突出的地方高校,一定要保持行业特色,坚持为行业发展服务建设特色学科专业。大家都很清楚,学科专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是源,专业是流,社会需求是专业的流向,专业在流向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地方高校一定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把应用学科优势和应用性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近年来,教育部建立了两个机制: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资源配置等挂钩机制,二是地方和高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每年公布各省紧缺、急需人才的专业名单和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对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重点支持了一批专业点开展综合改革,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专业,根据“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引导高校调整专业结构,促进特色发展。
    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协同育人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要突破实践能力薄弱这个瓶颈,要充分利用好校内校外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联合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等开展协同育人的机制。
    一要加强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我们开展校企合作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实践条件、接受学生实习等层面上。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推动建立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群。通过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实现我们培养应用型、实务型、创业型人才的目标。近年来,我们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我们要求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现在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与中石化、三一重工等6000多家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企业累计投入的人才培养经费达到4.2亿元,企业兼职教师有1.1万人,参与开设的课程是4000多门,企业接受高校教师挂职学习有5000多人。在这208所高校中,有149所地方高校,占71.6%。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不断优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有的高校采用了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引进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有机地嵌入了专业教学的计划。有的高校采用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有的高校采用整体合作的模式,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实质性的合作,依托相关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二级学院。有的高校采用了“3+1”的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项目训练、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培养模式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毕业生的就业率,尤其是对口就业率明显提高。
    二要积极用好国内外教育资源,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校际之间协同育人。大家都知道,现在比较热门的“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了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应用,还要构建基于网络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优质的、多层次的、交互式的高等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战略选择,研究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实施,努力构建多种类型的教学、实习、实践的环境。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培养学生基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提高我们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协同育人与资源共享密不可分。地方高校要逐步扩大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要建立实践平台的开放共享机制,搭建一批产学研用结合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平台,尽可能向其他高校开放,主动发布有关信息,根据接纳能力接收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我们支持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的地方高校,紧密结合本科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创新合作共赢模式,带动院校间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要与教育教学改革有机联动。我们要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上改、在课程体系上调、在师资配置上转、在教学管理机制上动。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考试评价上更加注重知识运用、实践能力、创新表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开展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基层一线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更加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三、突出应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地方高校办学要做到 “三个为”,就是育人为本、科研为基、服务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也是服务地方的重要体现。搞好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这是地方高校开展科研和科技创新的要义。评价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要聚焦在服务地方能力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上。
    地方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使得科技创新同产业发展聚好焦、接好轨。要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创办技术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转让,或者采用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及时把高校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平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拿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为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方案。总之,地方高校要想地方之所急,做地方之所需,全方位开展服务,包括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信息服务、志愿服务和咨政服务。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地方高校必须彰显“地方性”这个特征,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主线,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立足地方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才能争取到地方政府对学校的支持,才能拓宽学校办学空间,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三个境界”:第一是主动适应,所有高校都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第二是支撑发展,大部分高校及其特色学科要在主动适应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起到支撑发展的作用;第三是创新引领,部分重点建设大学、高水平大学及其优势学科将在主动适应、支撑发展的前提下,发挥创新引领的重要作用。
    四、扩大开放,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做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各国经济经历了二战后的恢复期后,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欧洲各国产生了许多应用科技大学。他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多年来,安徽在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办学治学经验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据我所知,改革开放以来,以合肥学院为代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或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了广泛而有深度的合作交流,通过更新理念,借鉴模式,联合开设应用型专业、开展师生互访、共建课程、举办研讨会等方式,多渠道学习借鉴德国应用性高等教育经验,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讨会就是最好的佐证之一。安徽高校的这些做法值得其他地区高校学习。
    近年来,安徽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成功经验在全国也很有影响,在此基础上,安徽又拓展成立了“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这又是一个创举。希望你们把在省内联盟合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运用到“长三角联盟“中,和上海、江苏、浙江一起努力,带动华东地区高校广泛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做出一番新的成绩来,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我衷心希望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经验和做法,能够辐射到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两湖地区和由西安、成都、重庆组成的西三角地区,从而有力推动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 100816)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徐喆

【】 【】 【】


  本文关键词:改革创新 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2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2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