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幸福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20:40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幸福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大学生 幸福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逐渐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感。新媒体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些消极影响就成为导致大学生幸福感降低的潜在因素。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幸福感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努力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最终力图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如何引导大学生提升幸福感的意见与建议,帮助大学生提升幸福感。文章通过文献法阐述幸福的相关概念和中外幸福思想的来源,介绍新媒体的特征和发展脉络,从而为整篇论文奠定理论基础。为了保证研究内容的客观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总结出:新媒体在给大学生获取知识、人际交往、娱乐活动等方面带来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价值观、自我认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这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本文一方面从管理、利用、使用新媒体的角度,加强社会对新媒体的管理,注重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促进家庭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大学生提升幸福感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从认识新媒体的角度,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新媒体的真实性和虚拟性特征,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提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幸福能力,构建积极、健康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幸福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9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一) 理论意义10
  • (二) 现实意义10-11
  • 三、研究现状11-17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17-19
  • (一) 研究思路17-18
  • (二) 研究方法18
  •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概念界定19-31
  • 一、幸福思想的来源19-23
  • (一) 西方幸福思想的来源19-22
  • (二) 我国幸福思想的来源22-23
  • 二、幸福与幸福感的基本概念23-28
  • (一) 幸福与幸福感及其关系23-25
  • (二) 幸福与快乐及其关系25
  • (三) 幸福与欲望及其关系25-26
  • (四) 幸福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及其关系26-27
  • (五) 幸福的真实性与虚拟性及其关系27-28
  • 三、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28-31
  • (一) 新媒体的概念28
  • (二) 新媒体的特点28-31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调查31-41
  •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现状问卷调查31
  •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现状31-41
  • (一) 新媒体对大学生幸福感产生的积极影响32-34
  •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幸福感产生的消极影响34-41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41-49
  • 一、社会管理方式不健全41-42
  • (一)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影响41-42
  • (二) 对新媒体管理存在问题42
  • 二、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42-43
  • (一)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42
  • (二) 对新媒体的使用不到位42-43
  • 三、家庭成员缺少互动43-45
  • (一) 新媒体时代家庭结构的松散化43-44
  • (二) 新媒体时代家庭教育的片面化44-45
  • 四、个人认识存在偏差45-49
  • (一)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45-46
  • (二)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46
  • (三)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46-47
  • (四)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47-49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49-63
  • 一、社会管理新媒体,为大学生提升幸福感营造环境49-50
  • (一) 加强对新媒体的技术管理49
  • (二) 完善对新媒体的法律监管49-50
  • 二、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50-53
  • (一) 注重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50-52
  • (二)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2-53
  • 三、父母使用新媒体,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53-55
  • (一) 营造和谐家风53-54
  • (二) 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54-55
  • 四、大学生认识新媒体,提升幸福能力55-63
  • (一) 认识新媒体的诱惑性,提升发现幸福的能力55-58
  • (二) 认识新媒体的两面性,提升获得幸福的能力58-61
  • (三) 认识新媒体的虚拟性,提升拓展幸福的能力61-63
  • 结语63-64
  • 附录64-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介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长春;适应与超越——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4期

2 李卫东;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沈跃瑛;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前沿;2000年19期

5 袁敬伟;以发展为主题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7期

6 郭宁生;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张利先,刘静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点及施教对策[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祝春梅;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J];绥化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谭先锋;坚持用“三个代表”思想 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云梦学刊;2001年05期

10 许疆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指针[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谢巧生;;大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沙化”现象探析[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颖;;让大学生远离邪教[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刘殿臣;;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马静;刘玉标;;反思与建构: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7 靳久良;须卫;焦凤松;;大学生自杀的预警及危机干预机制研究[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程文忠;;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9 王强;;道德信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10 姚志军;周红松;;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的思考——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例[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宜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2 河北大学 段艳丽;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N];光明日报;2013年

3 韩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4 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刘志坚;重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5 韩振峰;警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N];河北日报;2003年

6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刘贝贝 林建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四个原则[N];光明日报;2014年

7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宫建伟;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王海丰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N];朔州日报;2007年

9 宁波大学 邓建平;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N];光明日报;2012年

10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杨江帆;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N];福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六个为什么”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于冰;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灵伦;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谷力群;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3年

7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王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吴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君航;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李心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艳丽;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4 邵红;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5 杜菊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雪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邹小燕;“80、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姚晓波;现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佳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8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78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