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覆盖面越来越广、受众越来越多,网络已处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沿、舆论交锋的最前沿、社会思想热点的最前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且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那么“黄色文化”、“黑色文化”就会在网上大行其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介入网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让先进文化在网络中充分发挥作用,消除各种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结合起来,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引言、三章和结语构成。引言:主要阐释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理论解析。主要围绕“何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意义何在?”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对基本概念予以界定,对构成要素及重要意义进行多维分析。第二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现状分析。首先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要归纳;其次重点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第三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对策思考。着力于系统,按照从思想到行为到保障的思路,从整体上探讨确立科学理念、坚持基本原则、探索有效路径、营造良好氛围等策略。结语:主要说明研究的主要贡献、存在不足以及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大学生 网络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文献综述8-16
- 前言16-18
- 第一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理论解析18-30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科学内涵18-22
- (一)网络舆论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18-21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界定21-22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基本要素22-26
- (一)引领主体22-23
- (二)引领目标23-24
- (三)引领载体24-25
- (四)引领环境25-26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重要意义26-30
- (一)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和凝聚大学生共识27
- (二)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和引领舆论导向27-28
-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营造文明网络环境28-30
- 第二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现状分析30-41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取得的主要成绩30-35
- (一)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30-31
- (二)主流网站建设成效明显31-32
- (三)网络舆论队伍不断壮大32-33
- (四)网络舆论监管力度加大33-35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35-38
- (一)引领舆论主动意识欠缺35
- (二)阐释引领内容生动不够35-36
- (三)引领方式方法比较单一36-37
- (四)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偏低37-38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38-41
- (一)多样信息带来价值观冲突影响38-39
- (二)学校对引领缺乏重视导致39
- (三)大学生角色转型期心理失衡引起39-41
- 第三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对策思考41-55
- 一、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科学理念41-44
- (一)以生为本理念41-42
- (二)尊重差异理念42-43
- (三)疏导为主理念43-44
-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基本原则44-47
- (一)贴近价值观主旋律原则44-45
- (二)贴近网络舆论热点原则45-46
- (三)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原则46-47
- 三、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有效途径47-50
- (一)建立校园网站主平台47-48
- (二)搭建网络互动主桥梁48-49
- (三)完善监督管理主屏障49
- (四)打造引导队伍主力军49-50
- 四、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良好氛围50-55
-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51-52
- (二)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氛围52-53
- (三)营造和谐的社会网络环境氛围53-55
- 结语55-56
- 主要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科研活动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冰;;体育专业网络资源共享与互动式辅助教学平台的研究[J];运动;2010年11期
2 陈研;;对高校网络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张浩;;论电脑美术设计采用网络教学的实用性[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09期
4 道焰;曹熙斌;;利用Portal技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校内网络资源共享[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9期
5 张yN江;;高校网络课程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4期
6 钱锡铭;网络教学 前景无限[J];小学青年教师;2004年09期
7 李映;;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3期
8 耿才华;网络教学的负效应认识[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S3期
9 宣建英;;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共享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8期
10 王小莲;吴江锋;;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网络资源共享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晓林;李海军;王秀琴;;精品课中网络教学建设的探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张玉英;吕冠军;;论基于网络资源共享环境下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服务创新[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宝宏;“云时代”的网络[N];人民邮电;2012年
2 赵媛媛;非典过后 网络教育能否一路走好[N];福建科技报;2003年
3 中兴通讯 赵苗 屈晓健;中国移动绿色新平台剑指未来[N];通信产业报;2012年
4 河北省电信设计研究院 包东智;3G发展须解决七大问题[N];人民邮电;2002年
5 俄欧亚所 王莺 吴建军;虚拟数字化:研究所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郭林 马燕;网络资源共享是法院档案建设的趋势[N];江苏经济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吕仲琳;网络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陈庆;我国网络通讯安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林艳;P2P技术在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王君;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网络教育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87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8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