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本文从教育学角度入手,为了在高校德育中有效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研究与反思,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本文对北京、包头、哈尔滨三座城市的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部分德育工作者即辅导员老师进行了访谈,对目前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加强高校德育中心理疏导的运用提出了相关对策。本文通过自编《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对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高校辅导员老师进行访谈调查,通过SPSS 21.0对调查数据分析后,了解当前国内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内容包括背景资料、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评价、学生对高校德育中的心理疏导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心理疏导的需求四个方面,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高校心理疏导在德育中的运用进行调查研究,另外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访谈,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重视角来探讨高校德育中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德育 心理疏导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四、相关概念界定15-17
- 五、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7-19
- 第一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情况调研19-44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一、研究对象19-20
- 二、研究方法20-21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21-26
- 一、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题目、析出因子21-25
-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25-26
- 第三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运用要素的处理与分析26-39
- 一、性别差异26-28
- 二、年级差异28-31
- 三、学校类型差异31-34
- 四、学习情况差异34-36
- 五、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差异36-39
- 第四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的相关问题的处理与分析39-43
- 一、辅导员工作情况的分析39-40
- 二、高校在德育中对心理疏导的重视情况分析40-41
- 三、高校德育与心理疏导的融合情况分析41-43
- 本章小结43-44
- 第二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问题与分析44-57
- 第一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问题的表现44-50
- 一、大学生对德育中的心理疏导缺乏认知、需求程度不高44-46
- 二、辅导员在德育中运用心理疏导限制较多46-47
- 三、高校德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47-48
- 四、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缺乏针对性48-49
- 五、心理疏导运用于高校德育中效果不明显49-50
- 第二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问题的原因分析50-56
- 一、高校德育与心理疏导联结性较差50-51
- 二、辅导员职业条件与专业限制51-52
- 三、高校对德育中的心理疏导重视程度不够52-54
- 四、高校德育没有“与时俱进”54-55
- 五、高校缺乏完善的心理疏导德育工作机制55-56
- 本章小结56-57
- 第三章 加强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的策略57-65
- 第一节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宣传机制57-59
- 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57-58
- 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58-59
- 三、高校合理有效的宣传59
- 第二节 中心、学院、寝室“三位一体”队伍建设机制59-60
-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业心理专家59-60
- 二、学院辅导员承担相应心理疏导职责60
- 三、寝室配备具备心理疏导能力的公寓辅导员60
- 第三节 学校、班级、寝室“三位一体”心理防御机制60-62
- 一、学校成立心理疏导预警联络组61
- 二、班级选拔心理委员61-62
- 三、寝室选拔心理联络员62
- 第四节 心理咨询、心理课堂、心理活动“三位一体”运行机制62-64
- 一、高校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咨询平台62-63
- 二、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疏导课堂63-64
-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疏导实践活动64
- 本章小结64-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 1: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情况调查71-75
- 附录 2:对高校辅导员的访谈提纲75-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宇;;农村高中学生需要“心理疏导”[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10期
2 吴彩清;;初三语文教学渗透心理疏导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4年01期
3 许小安;给一个“同性恋”者做心理疏导[J];人民教育;2002年01期
4 韩艺;重视心理疏导 培养合格人才[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杨翠花;;心理疏导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6 高亚华;杨宏;;试析孤儿心理疏导的意义及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毛建平;;浅谈大学生心理疏导[J];科技资讯;2008年36期
8 王鑫;李秀芳;;论心理疏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蕴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晖;陈洪;;大学生心理疏导要注重优化外部环境[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段湘君;;音乐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疏导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炳灿;;浅谈“待进生”的心理疏导及转化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凡春来;;对学优生也应注意心理疏导[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汪冬宝;;心理疏导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1年度优秀成果选[C];2012年
4 徐昆;;基层水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管窥之见[A];中国水利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1年度优秀成果选[C];2012年
5 梁炳灿;;浅谈“待进生”的心理疏导转化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何琪;;心理疏导在社会稳定工作中的运用及思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胡利君;;一例关于学习障碍的心理疏导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晓玲;陶加平;;浅谈心理疏导在面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的临床体会[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春雪;刘秀花;;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方式与途径[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卫康;廖闪卫;;心理疏导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通讯员 陈依文;6名“心理疏导员”活跃新训场[N];解放军报;2009年
2 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蒋先灵 李倩倩;“心理疏导室”解开信访人心结[N];检察日报;2011年
3 宝鸡民革 包民;关于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建议[N];各界导报;2014年
4 周波;保障健康还需心理疏导[N];中国老年报;2014年
5 闫瑾 陈敏芳;心理疏导让战士更显“阳光”[N];解放军报;2007年
6 陈昭君邋张克军;做合格的心理疏导者[N];解放军报;2007年
7 王秦邋温建波;心理服务为训练添动力[N];解放军报;2007年
8 山东总队 徐立舜;疏导要科学[N];人民武警;2007年
9 解秀华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之我见[N];安徽经济报;2009年
10 侯国杰 周明明;400余心理骨干播撒心灵阳光[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喜凤;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友生;C社区中风老年人心理疏导的社会工作介入[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安敏;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郭屹;当代大学生心理疏导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周作;高校辅导员实施心理疏导的优势和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伍文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亢金刚;大学生心理疏导支持系统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立;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8 安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心理疏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红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庄宁;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疏导机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26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72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