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并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一些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鉴于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为防微杜渐,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认真对待。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形成的原因是综合复杂的,比如有的受社会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自身不够努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等原因。本文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应该讲,通过多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不足和缺陷逐渐暴露,如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狭窄、教育方法单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与时俱进不足等因素,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某些无效的现象。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无效性问题,本文将在借鉴国内外成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改进措施:一、拓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使之进一步在未来领域,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发展;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三、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5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11-12
- 1.3 文献综述12-15
- 1.3.1 对思想政治无效原因的研究12-14
- 1.3.2 针对某些思想政治教育无效的对策研究14-15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15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
- 2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15-19
- 2.1 思想状况16-17
- 2.1.1 成绩:竞争意识日趋增强16
- 2.1.2 不足: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6-17
- 2.2 政治状况17
- 2.2.1 成绩:政治思想比较健康,政治评价更为积极,政治鉴别力明显增强17
- 2.2.2 不足:有时政治觉悟不够高,功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较严重17
- 2.3 道德状况17-19
- 2.3.1 成绩:新时期大学生对人生基本道德要求和道德价值取向日趋成熟与稳定17
- 2.3.2 不足:道德知行关系有时会脱节,道德标准难以衡量,道德困惑比较明显17-19
- 3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弱效主要原因分析19-22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狭窄19-20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20-21
-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21
- 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力量薄弱21-22
- 3.4.1 许多教师自身思想政治修养不足,不能以身作则22
- 3.4.2 许多教师未能结合思想政治自身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22
- 4 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对策及措施22-33
- 4.1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开阔化22-27
- 4.1.1 思想政治教育向未来领域拓展,发展超前教育与预防教育22-23
- 4.1.2 思想政治教育向宏观领域拓展,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出发进行宏观层面教育23-24
- 4.1.3 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开展教育24-27
- 4.2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27-32
- 4.2.1 对环境进行综合建设,使之成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27-28
- 4.2.2 在非专门进行德育的课堂上,教师结合所教科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渗透28-30
- 4.2.3.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而积极鼓励和倡导大学生的自我30-32
- 4.3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32-33
- 5 结束语33-35
- 主要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试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2 陈子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王孝晨;;形象教育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4 李知渊;孙明哲;;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J];改革与开放;2011年04期
5 何晓东;姚遥;;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勇;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7 毛晓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王文金;必须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北方经贸;2000年04期
9 庄穆;社会变革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影响分析[J];发展研究;1998年05期
10 何志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边缘化”意识引发的思考[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萍;;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重塑[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邓钧升;何跃;;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同的现状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黎明艳;;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及对策探析[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俊乐;;当代大学生网瘾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程文广;;北京奥运视角下体育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郭蕊;;借鉴传播学理论探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司树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重构[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赵梦影;姜剑;万慧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媛媛;;调查当代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几点思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传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成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意义[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君;关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组织人事报;2005年
2 张吉雄;简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5年
3 董洪亮;当代大学生思想积极健康向上[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晖;做人才文才口才皆备的大学生[N];河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云萍;大学生,,你在校园还好吗[N];石家庄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雪林;大学生:学业越来越轻松[N];文汇报;2007年
7 记者 赵新颜;为加快中原崛起贡献青春和力量[N];新乡日报;2007年
8 云师大冬阳爱心社 黄敏;为环保事业贡献当代大学生的力量[N];云南日报;2006年
9 中央财经大学 哈战荣;加强孝道教育 实现代际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向杰;志愿服务西部是当代大学生正确选择[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周湘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6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2 乔秀敏;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王平书;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晓宁;当代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小亮;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邓燕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胡卫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8 黄巧蓉;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苗;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冬娜;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8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74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