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黑龙江省农机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1:13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机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机专业 人才培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对比分析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为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农机人才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目前用人单位对农机人才的需求除学历层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外,对其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农机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的农机专业人才是高等院校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就需要对各类高校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优化和改进方案,为提高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黑龙江省农机企、事业单位对农机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对农机人才培养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之前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农机专业课程设置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在确定权重中引入层次分析法使评价结果更有可靠性。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农机专业课程设置指标权重后,利用综合评估的方法,构建了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为黑龙江省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
【关键词】:农机专业 人才培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2;S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技术路线15
  • 1.5 本章小结15-17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农机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7-31
  • 2.1 农机专业特点17
  • 2.1.1 实际操作性17
  • 2.1.2 应用广泛性17
  • 2.2 黑龙江省农机人才需求17-18
  • 2.3 黑龙江省农机专业院校人才培养分析18-27
  • 2.3.1 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对比分析19-22
  • 2.3.2 课程设置对比分析22-26
  • 2.3.3 人才培养效果分析26-27
  • 2.3.4 教师队伍素质与培养27
  • 2.4 黑龙江省农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27-29
  • 2.4.1 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与岗位对接存在差距27-28
  • 2.4.2 课程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规范28
  • 2.4.3 学生从事非农机专业人数较多、离职换岗较多28-29
  • 2.4.4 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29
  • 2.5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49
  • 3.1 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的总体要求31-32
  • 3.1.1 遵从学科发展和农机行业发展需求31
  • 3.1.2 依托行业、制定和修订教学大纲31-32
  • 3.1.3 课程评价需要教师、行业专家、学生全员参与,,科学合理32
  • 3.1.4 以就业为导向,注重高质量人才培养32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某大专农机专业课程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32-37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33
  • 3.2.2 关键指标的确定33
  • 3.2.3 具体构成方案33-36
  • 3.2.4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36
  • 3.2.5 一致性检验36-37
  • 3.3 确定指标权重37-43
  • 3.3.1 影响因素集38
  • 3.3.2 建立各类型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38-42
  • 3.3.3 层次总排序42-43
  • 3.4 黑龙江省本科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43-47
  • 3.4.1 具体构成方案43-44
  • 3.4.2 建立各层次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44-46
  • 3.4.3 层次总排序46-47
  • 3.5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例证分析49-55
  • 4.1 大专院校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析49-51
  • 4.1.1 某大专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49
  • 4.1.2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评价数据获取49-51
  • 4.2 本科院校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析51
  • 4.3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评价结果分析51-54
  • 4.3.1 人才培养目标需准确定位51-52
  • 4.3.2 课程体系设置需加强规范性52
  • 4.3.3 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环节设置需合理安排52-53
  • 4.3.4 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53-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的优化和改进对策55-61
  • 5.1 明确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55
  • 5.2 完善农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55-56
  • 5.3 优化和改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安排56-57
  • 5.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7
  • 5.5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主题57-59
  • 5.6 本章小结59-6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结论61
  • 6.2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9
  • 附录69-75
  • 个人简历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艳;邵喜武;;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年02期

2 车刚;万霖;张伟;;地方院校农机专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学理论;2015年05期

3 兰娴;徐小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孟杰;何高法;吴睿;;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CAD/CAM课程教学改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5 李艳;郝大鹏;;“四导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阳立高;韩峰;杨华峰;刘建江;;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7期

7 高忠学;;中等职业学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年02期

8 梁琅;;浅谈音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大众文艺;2013年17期

9 罗文广;胡波;曾文波;叶洪涛;;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3期

10 郝尉君;郝雅静;;浅谈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价值工程;2012年3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鞠金艳;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黄渤海区张网渔具调查及张网渔具作业性能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黄予;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3 雒强;Galata化学公司OBS市场营销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亮;基于一个综合测度模型的中国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测度[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欢;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综合性能的评价[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6 梁兴敏;管理类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谷远朋;上海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方案优选与分块施工方法的探讨[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8 蒋萍;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9 周小伟;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诊断研究及节能改造评价体系构建[D];重庆大学;2012年

10 邱宝金;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1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