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欧盟多维排行榜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1:15

  本文关键词:欧盟多维排行榜的社会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欧盟 多维排行榜 社会分工 教育评估


【摘要】:19世纪中叶,伴随着教育测量与评估在西方兴起,评价的单一化导致高等教育的同质化。20世纪末开启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旨在加强区域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力。一体化进程虽有助于增加欧洲高等教育可比性与兼容性,却无力遏制同质化趋势,尤其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排行榜研究极度强化科研资源配置的分层。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与《泰晤士日报·高等教育增刊》的THE-QS世界大学排名为代表的大学排行榜显示,欧洲高校表现欠佳,其生存与发展空间甚而遭受崛起的亚太高校的挤压。为绝地反击,欧盟近几年推出系列举措。其中,2014年5月13日正式启动的多维排行榜(U-Multirank)直接给予各类大学排行榜以积极回应。欧盟多维排行榜包括教学、科研、知识转换、国际化程度、区域参与等5个维度,具有用户导向、多维度、个性化等特点,已覆盖70多个国家850多所教育机构,涵盖机械工程、商业和物理等多门学科。以欧盟多维排行榜为个案,以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为分析基础,本文力图挖掘多维排行榜对欧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与价值,最终梳理启示意义。本文获得三点结论:○1欧盟多维排行榜的用户选择特征,反映大学排行榜利益相关者的个人意识,集体意识的平均强度与确定程度决定着社会关系的紧密程度,集体意识越弱,个人意识越强,则意味着该排行榜对欧洲高等教育的调节力更强。○2分工的本质在于个体之间的异质性,高级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由不同于彼此特性构成,相互独立却彼此依赖。从社会学角度来审视,多维排行榜将高校活动和学科分类,即形成个体特色,使其各有所长,通过学科、高校、地区等方面的动态平衡,保证欧盟高等教育良性发展。○3欧盟青年失学失业、全球化导致国际移民等均为社会分工的反常形式,多维排行榜作为一种评估政策,化解欧盟高等教育危机,规范分工,促使欧洲高等教育界产生有机团结,从而使其得以有序、长足发展。多维排行榜还可将产业分化及社会分工直接映射到欧盟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由此彰显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欧盟 多维排行榜 社会分工 教育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0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1
  • 1.1.1 高等教育改革走向深化9-10
  • 1.1.2 高等教育评估趋向多元10-11
  • 1.1.3 高等教育质量滑向低谷11
  • 1.2 研究内容11-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概念界定12-14
  • 1.4.1 高等教育分类12-13
  • 1.4.2 欧洲高等教育13
  • 1.4.3 高等教育评估13
  • 1.4.4 欧盟多维排行榜13-14
  • 1.5 文献综述14-20
  • 1.5.1 高等教育分类14-15
  • 1.5.2 欧洲高等教育15-17
  • 1.5.3 高等教育评估17-19
  • 1.5.4 欧盟多维排行榜19-20
  • 第二章 社会学分析的理论基础20-28
  • 2.1 社会分工的功能20-23
  • 2.1.1 确定功能20-21
  • 2.1.2 机械团结21-22
  • 2.1.3 有机团结22-23
  • 2.2 社会分工产生的前提23-24
  • 2.3 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24-26
  • 2.3.1 主要原因24-25
  • 2.3.2 次要原因25-26
  • 2.4 社会分工的反常形式26-28
  • 2.4.1 失范的分工26
  • 2.4.2 强制的分工26-27
  • 2.4.3 不协调的分工27-28
  • 第三章 欧盟多维排行榜研究28-37
  • 3.1 欧盟多维排行榜的背景探究28-31
  • 3.1.1 欧盟高等教育内在需求29-30
  • 3.1.2 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趋势30-31
  • 3.2 欧盟多维排行榜的指标体系31-36
  • 3.3 欧盟多维排行榜的实施效果36-37
  • 第四章 欧盟多维排行榜的社会学分析37-49
  • 4.1 用户导向:分工的基础37-40
  • 4.2 分类评价:分工的条件40-43
  • 4.3 评估政策:有机团结43-47
  • 4.4 结论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仁;20世纪的历程:欧洲高等教育百年回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朱国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欧洲高等教育[J];教学研究;2000年04期

3 张娟娟;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新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4 陈洁,吴景松,钟逸;欧洲高等教育权力嬗变及其因素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5 俞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6 王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杨辉,许明;联合学位: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1期

8 吴爱华;欧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二十年[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2期

9 周丽新;王艳;刘平;;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潘学来;;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动因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Barbara M.Kehm;;欧洲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与未来展望(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中国同欧洲高等教育的比较与借鉴[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友唐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杜;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十年改革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美]爱莎·拉比 叶晓娴 编译;欧洲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新压力[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梅塞德斯·卡布雷拉邋王志伟 翻译;为了有质量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俞可;欧盟挖掘留学的软外交力[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俞可;南欧高校 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唐昀;全球名牌高校放下身段抢学生[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俞可;留学生 欧洲百年学府校庆炫耀的资本[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谌晓芹;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杨薇;欧盟多维排行榜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孙珂;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学生流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甜;博洛尼亚进程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许德仰;关于欧美国家本科生学习结果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00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00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