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9:2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生活化 路径
【摘要】:纵观当代社会形势,一体化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深入。由于各方面交流的加深,西方的价值观念也涌入我国,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加强对他国的文化渗透,导致各国价值观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价值观教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文化多元化、道德失范等问题,提升文化软实力,让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方面坚持正确的方向,我国适时的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在促进大学生的个人进步、传递正能量、提高国家的软实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身负重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势在必行,高校作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意义非凡。论文对安徽省合肥市的几所学校做了抽样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掌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情况。从调查得出的有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来看,在培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灌输理论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价值观培育的需求,大学生对目前的培育方法满意程度低,对培育内容和目标的理解也很模糊;而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与以往有很大区别,个性化的特点比较突出,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他们在价值观上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刻板枯燥的方式已经远远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为了能够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十分必要的,有目的性的在内容、方法、评价等环节中寻找出培育的路径。文章以现有的相关资料为基础,由基本理论及概念逐渐深入,进而阐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及特征,为文章打下基础;探寻了与之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为文章作支撑;利用问卷得出的调查结果,掌握到了当前培育的状况,发现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并尝试构建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几条主要路径:第一,培育目标贴近生活:第二,培育内容取材生活;第三,培育方法融入生活;第四,培育评价回归生活,这些路径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给出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生活化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一、研究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四、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基本概念13-20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界定13-14
- 二、生活化概念界定14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内涵与特征14-20
-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内涵14-16
- (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特征16-20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20-26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20-23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20
- (二) 生活教育理论20-22
- (三) “回归生活世界”理论22-23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23-26
- (一) 引领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观的需要23-24
- (二)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24
- (三) 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24-26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6-35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现状实证调查26-27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35
- (一) 培育目标设立偏离生活27-28
- (二) 培育内容设置理论化28-30
- (三) 培育方法选择侧重传统教学30-32
- (四) 培育评价体系建立不完善32-35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路径选择35-46
- 一、培育目标贴近生活35-37
- (一) 目标设置立足大学生思想实际35
- (二) 目标优化关注大学生现实需要35-36
- (三) 目标实现着眼大学生未来发展36-37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取材生活37-38
- (一) 培育内容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具有针对性37-38
- (二) 培育内容源于大学生的生活具有实践性38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融入生活38-43
- (一) 融入课程学习38-39
- (二) 融入网络平台39-40
- (三) 融入校园文化熏陶40-42
- (四) 融入社会实践42-43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评价回归生活43-46
- (一) 培育的评价标准生活化43
- (二) 培育的评价体系完善化43-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附录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玉平;;生活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本向度[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03期
3 何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17期
4 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J];哲学动态;2006年01期
5 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兼论教育中的生活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风尚[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文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研究和路径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毛娟;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3 郑皎;论学校价值观的形成[D];山西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4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0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