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德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德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德性状况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为社会所用,以及能否很好的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由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德性培养、提升他们的德性水平成了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论文吸收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德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究提升大学生德性的理念和原则,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德性水平的基本对策。本论文选题的研究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综合借鉴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按照下述思路展开:首先,依据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德性现状,剖析大学生德性状况的主流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德性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其次,根据相关的理论,归纳出提升大学生德性水平应坚持的理念和原则;最后,本着大学生德育工作有效性与实效性的宗旨,在正确把握提高大学生德性水平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德性培养的有效对策。本论文形成的基本结论是: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德性水平,就必须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等原则,采取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家校沟通机制以及推进大学生良好德性的自我养成等基本措施,努力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德性培育体系,形成积极有效的教育合力,为解决大学生德性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德性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6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1-12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2-14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14-15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14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14-15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15-16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15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德性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6-24
- 2.1 德性16-19
- 2.1.1 德性内涵16-17
- 2.1.2 德性特点17-18
- 2.1.3 德性养成18-19
- 2.2 大学生德性19-21
- 2.2.1 大学生德性内涵19
- 2.2.2 大学生德性特点19-20
- 2.2.3 加强大学生德性培养的意义20-21
- 2.3 理论基础21-24
- 2.3.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21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22
- 2.3.3 西方人本主义德育理论22
- 2.3.4 德商相关理论22-24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德性状况调查分析——以南京高校为例24-37
- 3.1 当代大学生的德性主流25-29
- 3.1.1 忠诚爱国敢于担当25-26
- 3.1.2 善良仁爱谦敬礼让26-27
- 3.1.3 孝敬父母尊师敬业27-28
- 3.1.4 维护正义反感特权28-29
- 3.2 当代大学生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29-33
- 3.2.1 社会责任淡漠公德素养薄弱29-30
- 3.2.2 功利思想泛滥价值取向扭曲30-31
- 3.2.3 注重物质享受忽视艰苦奋斗31-32
- 3.2.4 诚信意识淡薄知行不一普遍32-33
- 3.3 当代大学生德性问题产生的原因33-37
- 3.3.1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消极影响33-34
- 3.3.2 高校办学功利化带来的德育无奈34-35
- 3.3.3 家庭不良道德氛围的负面熏陶35-36
- 3.3.4 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缺陷36-37
- 第四章 提升当代大学生德性的基本理念和原则37-41
- 4.1 提升大学生德性的基本理念37-38
- 4.1.1 遵循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37
- 4.1.2 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37-38
- 4.2 培养大学生德性的基本原则38-41
- 4.2.1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38-39
- 4.2.2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39
- 4.2.3 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39-41
- 第五章 提高当代大学生德性水平的有效对策41-50
- 5.1 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41-44
- 5.1.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41-42
- 5.1.2 运用法律手段完善市场经济社会道德运行机制42-43
- 5.1.3 借鉴媒体把关人制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43-44
- 5.2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44-45
- 5.2.1 科学规划德育目标44
- 5.2.2 努力完善德育内容44-45
- 5.2.3 不断改进德育方法45
- 5.3 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完善家校沟通机制45-48
- 5.3.1 重视家风建设45-46
- 5.3.2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46-47
- 5.3.3 完善家校沟通机制47-48
- 5.4 推进当代大学生良好德性的自我养成48-50
- 5.4.1 提高德性修养48
- 5.4.2 磨练德性意志48-49
- 5.4.3 养成德行习惯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出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06期
2 米展,吉飞;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J];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3 徐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涵义、特征及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晓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刘新庚,文银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徐志远;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及内在关系[J];江汉论坛;2002年04期
7 余仰涛,熊习岸;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应当正视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2003年07期
8 卢少求;;近2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6期
9 邓泽惠;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的转型[J];学术论坛;2004年01期
10 黄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应在深化理论研究上下功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 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亟待建立[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通讯员 孙明福 记者 夏静;中南民族大学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亟待建立[N];光明日报;2010年
3 陈达云;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的一部力作[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彭s钤,
本文编号:965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6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