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保定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23:18

  本文关键词:保定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摘要】:地域文化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既是历史沉淀的文明,也是岁月积累的财富,更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东临廊坊、沧州市,西依巍峨太行山,处于京、津、石三角地带的中心位置,自元朝开始到公元1968年,保定一直是河北省的军事重镇,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保定也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更是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于一身的河北第一文化大市。保定市地域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把保定地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因素应用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文化。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应用主要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地域文化的内容、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一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需要,故而地域文化有可能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首先,本文在正确把握地域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保定地域文化进行分析,从文化与教育关系的角度,探讨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总结,研究获得最真实、最准确的现实资料,据此分析出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困境,并讨论出存在困境的原因。最后,要实现保定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就要探索科学的实现路径,这要求我们进行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丰富地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地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方式,优化地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地域文化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对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就地方高校来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不仅是拓展高校大学生教育方式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地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第1章 保定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前提16-24
  • 1.1 保定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6-18
  • 1.1.1 保定地域文化的内涵16-17
  • 1.1.2 保定地域文化的特征17-18
  • 1.2 保定地域文化的类型18-20
  • 1.2.1 唐尧文化18-19
  • 1.2.2 红色文化19
  • 1.2.3 生态文化19-20
  • 1.2.4 非物质文化20
  • 1.3 保定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20-24
  • 1.3.1 保定地域文化可以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22
  • 1.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保定地域文化发展提供契机22-24
  • 第2章 保定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及分析24-41
  • 2.1 现状调查24-31
  • 2.1.1 大学生对保定地域文化的了解情况25-27
  • 2.1.2 保定地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27-29
  • 2.1.3 高校应用保定地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情况29-31
  • 2.2 调查结果分析31-33
  • 2.2.1 应用成效31-32
  • 2.2.2 存在困境32-33
  • 2.3 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33-41
  • 2.3.1 高校地域文化教育机制的影响33-35
  • 2.3.2 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修养影响35-36
  • 2.3.3 高校地域文化挖掘程度的影响36-38
  • 2.3.4 外部环境相关支撑因素的影响38-41
  • 第3章 保定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41-51
  • 3.1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41-45
  • 3.1.1 将唐尧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41-42
  • 3.1.2 以红色文化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42-43
  • 3.1.3 用生态文化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43-44
  • 3.1.4 用非物质文化引导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44-45
  • 3.2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45-47
  • 3.2.1 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理论教学45-46
  • 3.2.2 将地域文化融入学生社会实践46
  • 3.2.3 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46-47
  • 3.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47-51
  • 3.3.1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47-48
  • 3.3.2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48-49
  • 3.3.3 营造健康共享的网络环境49-50
  • 3.3.4 营造言传身教的家庭环境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7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67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