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钱北魏”语文教学思想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曲阜师范大学》 2012年
“南钱北魏”语文教学思想比较研究
李海
【摘要】:在我国语文教育学界,钱梦龙、魏书生可谓是两面旗帜,他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改中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开创了语文教学新局面,因而被人们称作“南钱北魏”。钱梦龙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三主”理论,并在“四式”教学法中得到实践贯彻。魏书生站在管理的高度上,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以“民主”、“科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潜力,利用“六步教学法”等实践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大为提高。通过钱梦龙、魏书生教学思想异同点的对比,将会对我们的研究和教学活动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汲取“南钱北魏”教学经验的同时,应该反思他们教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反面反思需要继续改进的方面。最终通过科学主义的精神、中外教育理念的结合以及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弘扬“南钱北魏”语文教学思想中的精华,推进新课改的顺利开展及深入发展,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绪论外,论文共有以下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从钱梦龙和魏书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出发,分别阐述钱梦龙和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第二部分,分析钱梦龙和魏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系统地比较了他们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部分,指出钱梦龙和魏书生关于语文教改方面的不足之处,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同时他们的教改经验总结的多,,理论升华的少,思想发展也比较缓慢;第四部分,揭示出钱梦龙与魏书生的教学活动对当前新课改的指导意义,他们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做是对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尝试,使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与世界先进教育理论进行结合;结语,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本文通过对钱梦龙和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正君;钱梦龙、魏书生教学风格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钱加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现象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朱璇;;浅议魏书生六步教学法[J];现代交际;2009年11期
4 仲哲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4期
5 李海;;关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惑”与“解惑”——观摩魏书生示范课的思考和启示[J];淄博师专学报;2011年01期
6 卢军;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J];教师之友;2004年01期
7 钱梦龙;为“训练”正名[J];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玉凤;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武,唐瑛;简析肯定自我与否定自我及其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龚孟伟,陶蕾;论王筠“以人为本”的汉字教学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于兴艳;;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高一花;邓俊斌;;浅论高考指挥棒下的新课改的进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黄水珍;;尊重学生个体 激活语文兴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罗菲;;浅谈中职英语分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乔长青;;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10 王远征;;发现文言之美——关于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一些思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龙;;叶圣陶论略读学习指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龙裕;;素质教育应抓好学生习惯养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吴才武;;浅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小说为例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柯雪婷;;用师爱托起明天的太阳[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黄建华;;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光宇;;在心田里撒播理想之光——浅析“理想性自我对象”与教师工作[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9 李东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目标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熙宗;霍四通;;语体与语言规范化[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单利娟;基于个案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旭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文静;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施瑾;从学生素质角度探索研究性写作教学新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道槐;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2 康国金;;平等中的首席——对语文教师课堂地位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董承理;;略论《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理论基础[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05期
4 祝左军;引导:教师不能放弃的职责[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01期
5 王尚文;;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5期
6 章熊;21世纪语文教学的展望(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9期
7 魏书生;45分钟以学为主[J];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05期
8 颜重儿;;从语文教师的不作为谈起[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9 朱以光;;魏书生的懒字哲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10期
10 张立;;让教师走出“讲”的迷失[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舟;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生荣;中学语文教改的做法与思考[J];石油教育;2000年12期
2 肖远骑;语文教学要适应学生多元性心理层次——初中语文教改片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01期
3 江流;张大文的“语文教学律”——来自上海的语文教改消息[J];语文教学通讯;1998年04期
4 孙心世;矫枉过正——语文教改的误区[J];教学与管理;1999年09期
5 王日新;语文教学模式:学习与创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单长平;激励──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安徽教育;1997年10期
7 李培永;;我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J];语文教学通讯;1993年06期
8 储建明;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我的语文教改之路[J];人民教育;2003年18期
9 闫学;偏离时代对“三大师”不公平[J];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03期
10 陶明国;语文教改呼唤战略性突破[J];安徽教育;1999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赵军;;使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苏兰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李芙蓉;;情感,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张金兰;;科学使用电教 改进语文教学[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9 郭玉群;;“三结合”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石丽;;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三中 翟丽荣;[N];学知报;2011年
2 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二中 邓平香;[N];学知报;2010年
3 金盛芳;[N];光明日报;2005年
4 永城市李寨乡么种小学 周开启;[N];商丘日报;2005年
5 唐山市路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常静;[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6 广西灌阳县文市中学 陆芬平;[N];光明日报;2008年
7 西华县艾岗乡纸房小学 张金生;[N];周口日报;2009年
8 临夏市第二中学 陈淑文;[N];甘肃日报;2009年
9 李淑青;[N];衡水日报;2009年
10 唐铁德 宁远三中教师;[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冯现冬;语文唤醒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功连;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曹建召;学校语文知识生产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鹰;中等职校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海;“南钱北魏”语文教学思想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继锋;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浩;吕叔湘语文教改问题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迎曦;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龚晓林;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艳;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邹志红;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葛海;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穹;语文教学与闲暇指导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