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电子绩效系统功能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切入点:教师培训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该研究是在前人对教师培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采用系统方法和绩效分析方法来设计一个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师整合能力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D-EPSS)。文章基于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设计了适合教师培训的ID-EPSS的功能模型,同时对培训模型各模块的主要内容和各模块实现的技术进行了论证。
[Abstract]: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eacher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and designed a system method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method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rformance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design, this paper designs a functional model of ID-EPSS, which is suitable for teacher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contents of each module of the training model and the technology of each module are demonstrated.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构建的研究”(项目编号:FCB050530) 山西省教育厅2007年高校科技开发项目“基于绩效技术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系统的设计”(项目编号2007145)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世清,关伟;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开发与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4期
2 吴华,程莉莉;“教学设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余武;从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思考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3 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吴娟,马宁,何克抗;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比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5 孙雪冬;韩瑛;马如宇;;对绩效技术“回归”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徐冰,徐磊,崔健;关于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罗志刚;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领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庄天宝,韩瑛;绩效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张必清;提高职教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孙友然;刘蒙;;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艳辉;谢自芳;;从历史角度来看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王伟娟;王栋梁;赵蔚;;教育技术领域中绩效技术的理论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吴开军;郑卫东;付熙徐;张澍;;基于数字化校园的高校教师考核系统[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炜;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钟柏昌;教育工程学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明祥;中小学信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4 倪小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洪霞;绩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春莉;教育技术学之学科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蓉;绩效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兴朝;EPSS技术与网络教育资源管理的整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红;采用绩效技术提高部队培训效益——高校教育技术与部队培训的结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艳兰;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互动“EEC”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世清;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系统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映旭;;“长流水”赞[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4期
2 杨丽晖;;集中精力抓教学[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1期
3 李健强 ,梅辕;巩固提高民办教师队伍[J];江西教育;1981年01期
4 唐秀颖 ,苏式冬;考察英国中学数学教育得到的几点启示[J];数学通报;1981年03期
5 布朗特,许令仪;为什么孩子们不会写文章[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6期
6 ;采取多种措施 培训幼教师资[J];幼儿教育;1982年05期
7 ;短波[J];四川教育;1982年07期
8 周宗京;;加强初中教育具有战略意义[J];四川教育;1982年12期
9 ;从提高教师着手逐步提高教学质量[J];四川教育;1982年12期
10 木俞;;我们举办了一年制高中政治课教师培训班[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恩明;;谈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2 侯凤楼;;对翼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认识[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3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韩志方;宋爱东;;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调查与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5 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6 李慧杰;王松;;行动研究及其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会议日程表[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校论文二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培训学院的诞生 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宋晓梦;关注教师发展 改进教师培训[N];光明日报;2000年
3 记者 李让恒;抓好观念转变 提高能力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期论坛客座主持 余胜泉 主持 余冠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李坚;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李坚;整合,,信息意识最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曹全路 刘观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步步为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郜云雁;第五代教育资源浮出水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卢丽君 李坚;整合出一条创新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水富;美国花大钱下大力培训教师[N];经济参考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青;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思考——深圳中学初中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强;湖北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冬青;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娜;国际海事组织海事英语示范课程与大连海事大学海事英语教学的比较与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6 程传平;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及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惠玲;论澳门私立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多元化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盛小清;协作学习环境下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彦辉;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探究教学问题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75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57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