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命教育缺位与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06 22:36

  本文选题:生命哲学 切入点:生命缺位 出处:《未来与发展》2008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在本质上是有生命的。然而,当代教育中生命的缺位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由此,站在生命哲学高度上,反思当代教育中生命缺位的现象,从现实人的需要出发来构建生命教育的体系,探讨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应有作为,正是本文之主旨。
[Abstract]:Education is vital in essence. However, the absence of life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s still quite serious, and the subjectivity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have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life, we should reflect on the phenomenon of the absence of life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life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needs of real people, and probe into what schools should do in life education. This is the thrust of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管理科学系;
【基金】:厦门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6年课题“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陈明华;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包卫;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梁春华;高校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刘德宇;;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选择[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单振生;高师生命教育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唐德海;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教育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9 张蓓;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支撑因素[J];经济师;2002年07期

10 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勇成;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狄燕;生命论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安娜;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银玲;试论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蒋洪池;大学与政府权能关系的演变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程红艳,童仕兵;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张美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年02期

4 高锦泉;生命教育传统资源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阎光才;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的生命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7期

7 田宏碧,陈家麟;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刍议——青少年自杀轻生的原因及应对模式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年04期

8 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04期

9 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5 万玉;关注生命[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君;;高校教师意义世界回归的生命哲学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1期

2 王利民;陶文鹏;;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华金余;;论鲁迅的戏曲批评:从“人学”视角进行解读[J];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马香品;;浅议《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之“气”论思想[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姜勇;华爱华;;柏格森“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师发展观[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张宏伟;沈辉;;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评价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侯文宜;李志斌;;生命之思与艺术之境——宗白华、方东美生命美学观比较[J];才智;2010年08期

8 汪志强;;生存之道的求索——评谭大友著《生存智慧的当代阐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潘繁生;;王国维眼中的《桃花扇》的悲剧性[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陈伯海;;生命理念与多重意义世界的开显——生命哲学的价值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银河;;内蒙古电视剧三十年[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熊琬;;从身体的奥秘探讨生命哲学——以禅、丹道与密为主[A];佛教生死哲学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林泉;;怒放在北大荒的野百合——杨宝琛剧作论[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李抗;;尼采对人文心理学方法与理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松峰;;生命把握生命——狄尔泰哲学的方法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林治;;茶祖文化的核心精神与中国茶的国际化[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瑶;;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刘岸挺;;诗性的生命 审美的存在——三论《多余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妍;在伤痛中承担意义[N];文艺报;2010年

2 孟建伟;科学的人文本性[N];学习时报;2009年

3 记者 余传诗;新版《红楼梦》打造水上情景秀[N];光明日报;2009年

4 王一方;人类能逼退死神吗[N];健康报;2009年

5 中国艺术市场联盟副秘书长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理财中心理事 周岳平 中国艺术市场网主持人 严潇艺;长锋激荡写艺魂[N];美术报;2009年

6 商报记者 倪成;《好看》系列导读手册预热校园巡讲[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中医五大养生要领[N];世界报;2008年

8 贺绍俊;葱茏丰沛的生命小说[N];文艺报;2008年

9 郭兴文;紧扣大众的审美需求[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本报书评人 陈克艰;一本根底故、裁断新的佛学门径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连遥;道教生命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章淑慧;心理学视野中音乐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蒋红雨;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观念的生存透视[D];吉林大学;2003年

9 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D];河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洋;生命觉解之道——《中庸》思想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海东;庄子思想与现代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宋发群;生命感悟与生命教育[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5 赵吉云;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质量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郭瑞科;《老子》生命哲学探析[D];华侨大学;2008年

7 苗娟;罗曼·加里:在希望与绝望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同乐;朱谦之的“唯情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蓝七妹;生命绽放的舞蹈[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卢建平;生命花篮盛满“春的微语”[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57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