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对贫富人群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闻素霞;;族际内隐态度对维哈大学生面孔识别本族偏好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7期
2 杨贝贝;;内隐态度研究热点综述[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1期
3 唐妍;;浅谈消费者内隐态度的研究与现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7期
4 高素华;;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态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5 武萌;冯辉;;儿童对待欺负问题的态度及其对干预工作的启示[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2期
6 佐斌;张陆;叶娜;;内隐态度之“内隐”的涵义[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7 王佳;潘彦蕊;王玲;;大学生对金钱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8 高明乾;高桦;;内隐态度(攻击性)对审美判断的影响之实验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9 艾娟;严晶华;;肯定类型对扩展接触改善同性恋态度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10 蔡寅春;杨振之;;民族地区旅游地居民内隐态度与行为意向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勇;韩布新;;社会大众对残疾人内隐态度研究综述[A];第六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徐文婕;;大学生对老年人内隐态度试验的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郭丽;;女性海洛因成瘾者内隐态度与行为控制认知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薛黎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探查——基于内隐态度内隐自尊以及成人依恋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高旭辰;梁宁建;;练习效应和环境联系对IAT效应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文;毛晶晶;张姿;;青少年浪漫关系倾向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李嘉嘉;周斌;徐倩倩;;不同学历护士对残疾人外显和内隐态度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8 权方英;李宏翰;;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俊升;桑标;;不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个体的情绪体验差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陶梦U,
本文编号:2688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68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