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
本文关键词: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在此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阻抗课程改革的情况,本文从文化因素、教育自身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教师形成阻抗的原因。当然课程改革产生阻抗也不全是坏事,反思阻抗可以使我们重新审视课程改革,以使改革更好的进行。但是阻抗不消减又不能使改革深入进行下去。因此本文从重塑教师文化、教学文化;审视和改进教育自身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互动;重视农村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消解阻抗的具体措施。因为要消解阻抗就必须探究形成阻抗的原因,通过消解阻抗在实际上也就改进了我们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另一方面。消解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阻抗才能使我们的改革顺利进行、深入发展。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什么是课程改革、改革阻抗、阻抗的类型和表现以及怎样正确看待阻抗;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阻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因素、教育自身因素及社会因素;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消解阻抗的措施,主要从改进教育自身中存在的问题、重塑教师文化、促进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高教师素质以及重视农村课程改革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阻抗 原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3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引言6-7
- 一、问题的提出7
- 二、研究方法7-8
- 三、问题的界定8-13
- (一) 什么是课程改革8
- (二) 什么是阻抗8-9
- (三) 阻抗的分类9-11
- (四) 中学教师对课程改革阻抗的类型和表现11-12
- (五) 反思阻抗12-13
- 四、教师对课程改革产生阻抗的原因分析13-27
- (一) 教师阻抗课程改革的原因述要13-17
- (二) 教师阻抗课程改革的原因17-27
- 1. 文化因素及其对与课程改革的阻抗17-22
- 2. 教育自身因素及其对课程改革的阻抗22-25
- 3. 社会因素及其对课程改革的阻抗25-27
- 五、阻抗的消解27-42
- (一) 重视审视教育自身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28-34
- (二) 重塑教师文化34-35
- (三) 促进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35
- (四) 提高教师的素质35-38
- (五) 重视农村课程改革38-42
- 结语42-43
- 附录:关于中学教师对课程改革阻抗原因调查问卷43-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平;;生物新课程中老师的适应性状况[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2 代保民;;新课程改革,校长不可缺位[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马瑞光;;新课改理念下班级工作初探[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4 王廷连;;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5 文亚红;;感悟新课程标准[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6 乔娜;;教师角色转变与新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7 于彦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的转变[J];学周刊;2011年07期
8 张中俊;;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思索[J];快乐阅读;2011年13期
9 陈京山;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透视[J];基础教育;2004年04期
10 罗发海;;浅谈新课程改革与师资培训[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勤娣;尹东妹;;反思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郝文凤;;新课程高中英语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郝健;;几个语文教学现象留给我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陆守明;;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唐炎;郭礼;禹文;;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纯;明年高中力争实行新课程改革[N];安徽日报;2004年
2 徐志纯;新课程改革以农村为重[N];安徽日报;2004年
3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李芳;我省明秋实施普高新课程改革[N];云南政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温淑敏 通讯员 黎力;“求思文化”助新课程改革扬帆远航[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宋维萌 吴颍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业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史学贵 贵州省毕节实验区教育局局长 单秀梅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新课程改革 让教育走近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市教育局供稿;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考察报告[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8 吴秉健;我市小学新课程改革成效凸显[N];韶关日报;2009年
9 杨杰 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以建设性思维推进新课程改革[N];安阳日报;2009年
10 毕节市八寨中学 陈堡;浅议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N];毕节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惠;冠状动脉阻抗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3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缪煜清;检测甲胎蛋白用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杜强;成人颞骨标本植入REZ-1人工耳蜗电极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旭;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雷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建忠;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玲;新课程改革下我国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映鹏;新课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军;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范永红;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阮茜;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的教师评价问题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媛;高中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8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