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以江西省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1 09:24
  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江西义务教育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有一定的差距。构建一套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二元差异的警情评定系统可以对江西省11个市的城乡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判断,对出现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区域进行警示和提醒,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教育不均衡现象进一步发展。本论文以教育公平理论和风险预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套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系统。在选取小学城乡教育资源二元差异警情评定指标时,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教育经费差异、硬件设施差异、师资力量差异。9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城乡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支出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图书册数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计算机台数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数差异、城乡小学生生均固定资产差异、城乡小学生师生比差异。然后利用德尔菲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赋权,再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与指标的权重相结合...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二、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二)风险预警理论
三、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系统的现实基础
    (一)解决江西省城乡小学现存问题的需要
    (二)落实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需要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需要
四、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系统的构建
    (一)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系统的原则
    (二)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警情评定指标的选择
    (三)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评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数在警情评定中的应用
    (五)城乡义务教育二元差异警情评定的流程
五、江西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二元差异警情应用分析——以江西省小学为例
    (一)江西省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二元差异的大小衡量:基于基尼系数的计算
    (二)江西省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
    (三)江西省11市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二元差异警情值的计算
    (四)江西省11市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一体化警限的确定
    (五)江西省11市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一体化警情分析
六、缩小江西省城乡小学教育资源二元差异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因地制宜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
    (三)推进“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优化城乡间教育均衡
    (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完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扩大教育信息的收集范围
    (六)加强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科学监测,提高预警结果的准确性
七、研究小结
    (一)警情评定的综合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
    (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2011-2014年江西省小学办学条件
附录2:江西省11市小学师生比
附录3:2011-2013年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千元)
附录4:指标权重征询意见表
附录5:专家赋权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得分汇总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2990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990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