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教育视角审视学校德育课程——基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8 14:41
情感教育是指对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及精神成长中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指导与培育,学校德育课程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系统支持儿童情感、道德发展需要学校的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本研究基于情感教育视角对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分析发现,学校德育课程存在课程理念情感价值模糊、课程实施缺乏对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把握、课程内容缺少情感专题设计、课程环境忽视情感性环境营造、课程评价缺少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等问题。建议中小学进一步明确:关注学生情感与心灵的课程理念;明确学生情感发展特征与规律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依据;系统化中小学情感教育课程;营造与完善学校情感性环境;做好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学校多维度、全时空、广路径进行整体营造符合学生需要的情感教育场,发展学生的情感品质,提升学生的情感能力与素养。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9,39(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所学校类型与学段分布
从情感教育视角审视学校德育课程——基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的分析??图1?300所学校类型与学段分布??表3?300所学校德育课程主要内容及年段分布情况??实践研究成果。但从情感教育视角对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进行审视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德育课程目标设计缺少关怀学生情感发展??维度??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计应遵循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看,笼统地、“自上而下”地提出德育课??程目标的学校较多,缺少关怀儿童心灵成长、关注儿??童情感发展指导的具体目标设计,仅有60所学校在??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时明确了情感维度,其中,幼儿园??9所、小学20所、初中19所、高中7所、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见图2)。??(二)德育课程实施缺乏对儿童情感发展特征的??理解与研究??受教师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情感修养等诸多因??素影响,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看,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主要还是以“经验型”为主,缺少对不同阶段??图2?300所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明确情感维度的学校分布??儿童的情感发展基本趋势与特征的认识与理解,特??别缺少儿童情感发展连续性的理解,尚未掌握儿童??情感发展研究的方法,如调查问卷、访谈、案例、叙事??等研究方法。因此,学校未能从总体上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与现状,导致德育课程组织实施过??程缺乏科学依据,进而导致学校德育课程实施难以??形成易于操作的年级指南。其中,以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明确情感教育维度的60所学校看,对
有爱的儿童节课程”、“关爱与责任课程”、“照亮??性德育课程”、“五子树下故事会课程”、“童话情感课??程”和“阳光少年情商训练课程”;初中6所,课程内??容分别是“微笑表情‘汇’初中情感德育课程”、“正念??训练:提升学生专注力和情绪控制力的训练法课??程”、“做情绪的主人课程”、“润泽生命幸福成长课??程”、“4H幸福德育课程”和“基于脑科学的情绪训练??课程”;高中1所,课程内容为“真情演说课程”;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课程内容为“T-Pl〇ve情感课程”??(见图4、图5)。??图4?300所学校中明确情感德育课程的分布??图5情感德育课程学段分布??(四)德育课程实施缺少情感性环境营造??环境即课程,以儿童为本的学校、班级及家庭情??感性环境营造至关重要。但目前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中,很少专门谈及情感性环境营造,特别是关??于情感性师生关系、情感性班集体建设等在文本中??尚未谈及,专门做情感教育课程的27所学校也仅有??7所幼儿园专门谈及了情感环境创设。??(五)课程评价经验化:缺少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德育课程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具体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基本都??对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做了论述,但因为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本身缺少情感维度,因此对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的仅有7所幼儿园,并且也仅仅说明??是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评价,没??有具体的儿童情感发展评价与指导。??三、情感教育视角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建议??新时代学校德育课程实践应真正关怀与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教育视阈下的“情感-交往”型课堂:一种着眼于全局的新人文主义探索[J]. 朱小蔓,王平.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1)
本文编号:3254511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19,39(1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所学校类型与学段分布
从情感教育视角审视学校德育课程——基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的分析??图1?300所学校类型与学段分布??表3?300所学校德育课程主要内容及年段分布情况??实践研究成果。但从情感教育视角对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进行审视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德育课程目标设计缺少关怀学生情感发展??维度??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计应遵循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即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看,笼统地、“自上而下”地提出德育课??程目标的学校较多,缺少关怀儿童心灵成长、关注儿??童情感发展指导的具体目标设计,仅有60所学校在??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时明确了情感维度,其中,幼儿园??9所、小学20所、初中19所、高中7所、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见图2)。??(二)德育课程实施缺乏对儿童情感发展特征的??理解与研究??受教师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情感修养等诸多因??素影响,从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看,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主要还是以“经验型”为主,缺少对不同阶段??图2?300所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明确情感维度的学校分布??儿童的情感发展基本趋势与特征的认识与理解,特??别缺少儿童情感发展连续性的理解,尚未掌握儿童??情感发展研究的方法,如调查问卷、访谈、案例、叙事??等研究方法。因此,学校未能从总体上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与现状,导致德育课程组织实施过??程缺乏科学依据,进而导致学校德育课程实施难以??形成易于操作的年级指南。其中,以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明确情感教育维度的60所学校看,对
有爱的儿童节课程”、“关爱与责任课程”、“照亮??性德育课程”、“五子树下故事会课程”、“童话情感课??程”和“阳光少年情商训练课程”;初中6所,课程内??容分别是“微笑表情‘汇’初中情感德育课程”、“正念??训练:提升学生专注力和情绪控制力的训练法课??程”、“做情绪的主人课程”、“润泽生命幸福成长课??程”、“4H幸福德育课程”和“基于脑科学的情绪训练??课程”;高中1所,课程内容为“真情演说课程”;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课程内容为“T-Pl〇ve情感课程”??(见图4、图5)。??图4?300所学校中明确情感德育课程的分布??图5情感德育课程学段分布??(四)德育课程实施缺少情感性环境营造??环境即课程,以儿童为本的学校、班级及家庭情??感性环境营造至关重要。但目前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中,很少专门谈及情感性环境营造,特别是关??于情感性师生关系、情感性班集体建设等在文本中??尚未谈及,专门做情感教育课程的27所学校也仅有??7所幼儿园专门谈及了情感环境创设。??(五)课程评价经验化:缺少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德育课程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具体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300所学校德育课程文本基本都??对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做了论述,但因为德育课程目??标设计本身缺少情感维度,因此对学生情感发展观??察与评价指导的仅有7所幼儿园,并且也仅仅说明??是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评价,没??有具体的儿童情感发展评价与指导。??三、情感教育视角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建议??新时代学校德育课程实践应真正关怀与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教育视阈下的“情感-交往”型课堂:一种着眼于全局的新人文主义探索[J]. 朱小蔓,王平. 全球教育展望. 2017(01)
本文编号:3254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25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