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发布时间:2021-10-16 21:08
构建我国未来学校的管理体系,必须在未来我国的基本特点、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教育管理的本质特征等基本问题的规定下展开思路。一方面以"教育性关系"为对象、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柔性管理为方法、以教育家办学为目标,建立起未来学校的文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以共同育人为人力支撑、以课程育人为资源支撑、以数据配置为技术支撑、以品牌配置为资本支撑,建立起未来学校的效率管理体系。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9,(2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逻辑起点:未来中国的基本特点
1. 文化崛起———未来学校管理的立足点
2.“文化人”———未来学校管理的出发点
二、方法论:文化与效率相统一
1. 历史发展的观点
2. 现实必备的条件
3. 科学研究的趋向
4. 方法论的选择与运用
三、基本维度:文化管理与效率管理
1. 立德树人———文化与效率统一的纽带
2. 文化管理———未来学校管理的落脚点
(1)以“教育性关系”为对象
(2)以学校文化资源为依托
(3)以柔性管理为方法
(4)以教育家办学为保障
3. 效率管理———未来学校管理的支撑点
(1)以共同育人管理为人力支撑
(2)以课程育人管理为资源支撑
(3)以数据配置管理为技术支撑
(4)以品牌配置管理为资本支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的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 李海峰,王炜.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2]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 张治,李永智.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4)
[3]“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 余胜泉,王阿习.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
[4]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J]. 王世伟. 图书情报工作. 2016(06)
[5]强国时代制度化推进教育家办学[J]. 曾天山,丁杰.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2)
[6]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 石中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4)
[7]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J]. 吴照云,余焕新. 当代财经. 2008(08)
[8]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 朱小蔓.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9)
[9]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其思想文化渊源[J]. 余绪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家. 1998(01)
本文编号:3440497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9,(2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逻辑起点:未来中国的基本特点
1. 文化崛起———未来学校管理的立足点
2.“文化人”———未来学校管理的出发点
二、方法论:文化与效率相统一
1. 历史发展的观点
2. 现实必备的条件
3. 科学研究的趋向
4. 方法论的选择与运用
三、基本维度:文化管理与效率管理
1. 立德树人———文化与效率统一的纽带
2. 文化管理———未来学校管理的落脚点
(1)以“教育性关系”为对象
(2)以学校文化资源为依托
(3)以柔性管理为方法
(4)以教育家办学为保障
3. 效率管理———未来学校管理的支撑点
(1)以共同育人管理为人力支撑
(2)以课程育人管理为资源支撑
(3)以数据配置管理为技术支撑
(4)以品牌配置管理为资本支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的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 李海峰,王炜.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2]迈进学校3.0时代——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J]. 张治,李永智.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4)
[3]“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 余胜泉,王阿习.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
[4]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J]. 王世伟. 图书情报工作. 2016(06)
[5]强国时代制度化推进教育家办学[J]. 曾天山,丁杰.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2)
[6]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 石中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04)
[7]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J]. 吴照云,余焕新. 当代财经. 2008(08)
[8]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 朱小蔓.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9)
[9]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其思想文化渊源[J]. 余绪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家. 1998(01)
本文编号:3440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4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