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从“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
发布时间:2021-11-29 14:15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观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同时,因材施教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在以学校班级授课与集体教学过程中,二者很难达到期望者的设想与目标。当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时,技术中介价值能否突显,取决于技术实践者的思维与技巧。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准确的服务,即确立个性化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为学习者建构个性化的智慧教育场域。该文尝试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的科学内涵及内涵逻辑进行分析,并对二者进行差异性和同一性比较,进而阐释"互联网+"时代下个性化学习由"因材施教"向"可因材施教"的实践转向。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学习分析技术预测“成才,,过程结构
枪婺;?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就强调过“聚焦重点,带动全局”[25],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有可能使个别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也能将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事实上,人们不确定的思维是“凝固”的,最终人们不确定的行为也是“凝固”的。然而,如果不改变行为,一切都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个体“成才”个性化学习“可因材施教”个性化成长前提基础支撑智慧学习环境智慧资源中心智慧评价系统智慧教育环境保障数字化学习服务个性化学习服务智慧学习服务系统图3智慧教育环境支撑“成才”过程结构诠释因材施教转向可因材施教解释个性化学习支持支撑互联网+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图4个性化学习实践关系
但在实践中却只能是理想,无法真正实现。而具有现代意义的“可因材施教”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资源丰富的智慧学习平台,帮助学习者实现即时交互与沟通。共建共享的“教育能源”,开放多元的教育形式,便捷的协作交互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因材施教”帮助我们理解了个性化学习,“可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最终实现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个性化人才诠释了因材施教的最终目标,人才的多样化也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新的要求(如图4所示)。网络学习空间、虚拟社区等社交媒体支持下的各种学习平台,一方面为教师开展积极、系统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高效整合;另一方面,丰富的资源、开放的学习环境、高效的交互联接,成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它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教育者实施因材施教提供资源与服务。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应积极向“可因材施教”的方向转变,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双重个性化目标。教育大数据诊断个性、学习分析技术预测路径、智慧学习支持服务等“互联网+教育”的应用生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完全实现个性化学习。而且,这种个性化学习不仅只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个性化教育也可以是规模化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就强调过“聚焦重点,带动全局”[25],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有可能使个别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也能将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事实上,人们不确定的思维是“凝固”的,最终人们不确定的行为也是“凝固”的。然而,如果不改变行为,一切都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个体“成才”个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实现[J]. 顾明远,滕珺. 比较教育研究. 2019(05)
[2]信息技术视域下对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思考[J]. 郎景坤.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5)
[3]“以学习者为中心”:赋权理论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逻辑[J]. 刘和海,潘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8)
[4]因材施教的现代视角审思[J]. 高玉旭. 西藏教育. 2017(09)
[5]“互联网+”时代知识观的转变:从共建共享到众传共推[J]. 刘和海,李少鹏,王琪.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6]“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 余胜泉,王阿习.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
[7]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J]. 杨雪,姜强,赵蔚.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4)
[8]中国MOOCs学习者学习素养调查研究[J]. 郑勤华,陈悦,陈丽. 开放教育研究. 2016(02)
[9]智慧学习服务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研究[J]. 赵苗苗,陈琳. 中国远程教育. 2016(03)
[10]E-learning情境学习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 孙珠婷. 福建电脑. 2014(12)
本文编号:3526653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学习分析技术预测“成才,,过程结构
枪婺;?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就强调过“聚焦重点,带动全局”[25],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有可能使个别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也能将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事实上,人们不确定的思维是“凝固”的,最终人们不确定的行为也是“凝固”的。然而,如果不改变行为,一切都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个体“成才”个性化学习“可因材施教”个性化成长前提基础支撑智慧学习环境智慧资源中心智慧评价系统智慧教育环境保障数字化学习服务个性化学习服务智慧学习服务系统图3智慧教育环境支撑“成才”过程结构诠释因材施教转向可因材施教解释个性化学习支持支撑互联网+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适应图4个性化学习实践关系
但在实践中却只能是理想,无法真正实现。而具有现代意义的“可因材施教”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资源丰富的智慧学习平台,帮助学习者实现即时交互与沟通。共建共享的“教育能源”,开放多元的教育形式,便捷的协作交互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因材施教”走向“可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因材施教”帮助我们理解了个性化学习,“可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最终实现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个性化人才诠释了因材施教的最终目标,人才的多样化也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新的要求(如图4所示)。网络学习空间、虚拟社区等社交媒体支持下的各种学习平台,一方面为教师开展积极、系统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高效整合;另一方面,丰富的资源、开放的学习环境、高效的交互联接,成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它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教育者实施因材施教提供资源与服务。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应积极向“可因材施教”的方向转变,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双重个性化目标。教育大数据诊断个性、学习分析技术预测路径、智慧学习支持服务等“互联网+教育”的应用生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完全实现个性化学习。而且,这种个性化学习不仅只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个性化教育也可以是规模化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就强调过“聚焦重点,带动全局”[25],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有可能使个别个性化学习得到发展,也能将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事实上,人们不确定的思维是“凝固”的,最终人们不确定的行为也是“凝固”的。然而,如果不改变行为,一切都将保持不变,不会产生新的个体“成才”个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实现[J]. 顾明远,滕珺. 比较教育研究. 2019(05)
[2]信息技术视域下对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思考[J]. 郎景坤.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5)
[3]“以学习者为中心”:赋权理论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逻辑[J]. 刘和海,潘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8)
[4]因材施教的现代视角审思[J]. 高玉旭. 西藏教育. 2017(09)
[5]“互联网+”时代知识观的转变:从共建共享到众传共推[J]. 刘和海,李少鹏,王琪.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6]“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 余胜泉,王阿习.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
[7]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J]. 杨雪,姜强,赵蔚.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4)
[8]中国MOOCs学习者学习素养调查研究[J]. 郑勤华,陈悦,陈丽. 开放教育研究. 2016(02)
[9]智慧学习服务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研究[J]. 赵苗苗,陈琳. 中国远程教育. 2016(03)
[10]E-learning情境学习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 孙珠婷. 福建电脑. 2014(12)
本文编号:3526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2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