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环境下师生交互的困境及其超越:基于生命哲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2-29 09:34
发轫于20世纪初,以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为关注点的"生命哲学",因其对生命特性(自身决定性、诗性与时空)的独到阐释,为我们研读慕课环境下的师生交互提供了理论视角。站在生命哲学的角度,不仅可以使我们明了当前师生交互因科技的介入而存在的问题,还为我们重建新型师生交互提供了思路。生命哲学视角下的师生交互不仅是包含知识共享的理性认知过程,还是一种涵养和培育师生精神世界的生命历程,应以理解与尊重生命的自身决定性为基本前提、以诗性意识为核心所在、以生命的超越与完善为价值意蕴。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3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关注生命:慕课环境下师生交互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感受与阐释:慕课环境下师生交互的生命特性
1.生命的自身决定性
2.生命的诗性
3.生命的时空特性
三、失落的生命世界:当下师生交互的现实问题透视
1.缺席与隔离:生命自身体验的现实困境
2.对立与异化:生命诗性的消解
3.错位与遮蔽:生命时空的扭曲
四、批判与救赎:生命哲学视域下师生交互的重建
1.理解与尊重生命的自身决定性是师生交互的基本前提
2.诗性意识是师生生命交融的核心所在
3.生命的超越与完善是师生交互的价值意蕴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的世界 真实的交往——远程教育中师生交往的消解与重构[J]. 李艳萍. 成人教育. 2013(04)
[2]论远程学习者的交互学习策略[J]. 胡志金. 中国远程教育. 2010(05)
[3]狄尔泰生命哲学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 张夫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J]. 孟建伟. 教育研究. 2007(09)
[5]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J]. 刘晖.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6]柏格森绵延概念探讨[J]. 王晋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本文编号:3555866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3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关注生命:慕课环境下师生交互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感受与阐释:慕课环境下师生交互的生命特性
1.生命的自身决定性
2.生命的诗性
3.生命的时空特性
三、失落的生命世界:当下师生交互的现实问题透视
1.缺席与隔离:生命自身体验的现实困境
2.对立与异化:生命诗性的消解
3.错位与遮蔽:生命时空的扭曲
四、批判与救赎:生命哲学视域下师生交互的重建
1.理解与尊重生命的自身决定性是师生交互的基本前提
2.诗性意识是师生生命交融的核心所在
3.生命的超越与完善是师生交互的价值意蕴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的世界 真实的交往——远程教育中师生交往的消解与重构[J]. 李艳萍. 成人教育. 2013(04)
[2]论远程学习者的交互学习策略[J]. 胡志金. 中国远程教育. 2010(05)
[3]狄尔泰生命哲学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 张夫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4]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J]. 孟建伟. 教育研究. 2007(09)
[5]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J]. 刘晖.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6]柏格森绵延概念探讨[J]. 王晋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本文编号:3555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5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