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差等与平等:论教育实践中爱的两重性——以教师课堂提问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2 08:57
  "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两种爱的观念,前者是儒家的思想主张,后者是墨家的伦理思想。两种不同的爱的观念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道德行为,与之相适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现实中遭遇了差等与平等的两难困境。教师课堂提问对象的挑选就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爱的观念。"爱有差等"实现了爱的层次性,却忽视了伦理关怀;"爱无差等"实现了爱的理想,但忽视了教育正当性。传统教育理论向现代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教育正当与教育美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爱的观念,为学生发展寻求最终的价值归宿。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理论到实践:教育实践中爱的两重性的具体转向
二、教育正当和教育美善:教育实践中爱的双重考量
三、学生发展:统一于爱的两重性的实践指向
    1. 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爱的实践意义,切实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2. 培育教师良知,实现爱的转向
    3. 培养教师教育反思、教育判断以及教学机智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溯本追源:现代教师道德建设的良知之维[J]. 季轩民,程红艳.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2)
[2]儒家仁爱观念的差等性问题探究——兼论仁爱与兼爱、博爱的区别[J]. 刘绪晶.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3]爱有差等:儒家的伟大发现[J]. 王海明.  武陵学刊. 2016(03)
[4]从课堂提问看学习机会的公平——基于Z市初中生的调查分析[J]. 郝亚迪,胡惠闵.  教育发展研究. 2016(02)
[5]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行为中蕴含的价值教育及实践——以挑选学生举手发言为例[J]. 高洁.  教育研究. 2015(08)
[6]爱与认识:对教育可靠基础的追问[J]. 高伟.  教育研究. 2014(06)
[7]何谓教育实践[J]. 余清臣.  教育研究. 2014(03)
[8]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教师的良知[J]. 金生鈜.  教师教育研究. 2012(04)
[9]教育良知先于教育理论[J]. 胡少明.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04)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J].   人民教育. 2008(18)



本文编号:3584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84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