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留守乡村学校的内源性因素分析——基于《乡村青年教师口述史》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9 14:31
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外因推动和内因激发共同作用。对此,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乡村教师留守乡村的内源性因素,可以把握乡村教师的内在特征与需求,并给予相应支持和引领。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通过对16位乡村青年教师的自述进行分析发现,情感归属和发展内驱是影响他们投身乡村教育的核心因素,他们普遍从共生合作的教学环境、尊师重教的区域环境以及良好的家庭生活中获得归属感,从教育氛围浓厚的成长经历、社会为本的人生观和育人为先的价值观中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此,可以通过创设共生环境、树立尊师风尚和强化师资培养的乡村特色,以助力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化发展。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三、研究发现
(一)区域内具有归属性的场域依赖
(二)个体上具备主流的价值观念
四、讨论与建议
(一)创设共生环境,满足教师情感归属
(二)营造尊师风气,实现教师职业认同
(一)完善师资培养,助力教师内驱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同与逃避:当代青年工作态度的文化建构——以韦伯的“天职”观为引[J]. 王丽婷.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0)
[2]家庭背景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人际网络的多重中介作用[J]. 朱晓文,韩红. 复旦教育论坛. 2018(03)
[3]“尊师重教”:由外向内的主体转向及教师自我认同提升[J]. 贺武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
[4]改变乡村教育不能只打教师主意[J]. 储朝晖. 中国农村教育. 2015 (Z2)
[5]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检视与思考[J]. 孙兴华,马云鹏. 教育研究. 2015(05)
[6]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J]. 车丽娜,徐继存.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663588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三、研究发现
(一)区域内具有归属性的场域依赖
(二)个体上具备主流的价值观念
四、讨论与建议
(一)创设共生环境,满足教师情感归属
(二)营造尊师风气,实现教师职业认同
(一)完善师资培养,助力教师内驱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同与逃避:当代青年工作态度的文化建构——以韦伯的“天职”观为引[J]. 王丽婷.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0)
[2]家庭背景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人际网络的多重中介作用[J]. 朱晓文,韩红. 复旦教育论坛. 2018(03)
[3]“尊师重教”:由外向内的主体转向及教师自我认同提升[J]. 贺武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
[4]改变乡村教育不能只打教师主意[J]. 储朝晖. 中国农村教育. 2015 (Z2)
[5]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检视与思考[J]. 孙兴华,马云鹏. 教育研究. 2015(05)
[6]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J]. 车丽娜,徐继存.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663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66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