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态度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哈尔滨市5所高校3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良性竞争与外倾性、自觉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过度竞争态度与神经质、外倾性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外倾性,宜人性是预测大学生竞争态度的稳定因素。另外竞争态度在性别、专业类型及年级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结论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人格存在着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大学生 竞争态度 大五人格 相关关系 过度竞争 良性竞争 宜人性 外倾性 开放性 人格关系
【分类号】:B844.2;G641
【正文快照】: 竞争是指人们在活动中欲使其成绩超出对手的一种行为,而支配这种外显行为的内在动机即为竞争态度。目前,对竞争态度的分法普遍认可的是过度竞争态度与良性竞争态度。过度竞争性在Honey(1937)的著作中就曾被提及过,并将其定义为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2 吴键;石凤妍;臧传丽;Marta Fulop;白学军;;当代大学生对竞争认识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3 岑延远;;大学生内隐竞争心理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梅;;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林琳,马世栋;中学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常璞,马爱国;运动环境对运动员竞争意识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马爱国;现代体育对个体竞争性影响的内隐认知研究[J];体育科学;2005年05期
5 魏瑶;;运动竞赛“Choking”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年01期
6 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7 胡瑜;孔克勤;;Personality:人格还是个性[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8 吴键;石凤妍;臧传丽;Marta Fulop;白学军;;当代大学生对竞争认识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9 岑延远;;大学生内隐竞争心理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3期
10 马爱国;聋生竞争意识的内隐认知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芳;丁成标;;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琳;不同年龄射击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神经系统特性及其气质类型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倩;心理咨询中同感的测量方法及人格特质与同感水平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倪文娟;武警工科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杨四海;云南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小英;南方沿海城市职工组织承诺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志明;自尊的结构及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沈慧;中学教师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莉;不同竞争态度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易晓明;初中生上网自控能力、上网自控动机与网络使用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徐文;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章清,方海明;高师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现状调查[J];青年研究;2002年03期
2 马爱国;聋生竞争意识的内隐认知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清;发展中国家专家的国外迁移[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2 王亨祺;扩大见闻,笔下生“花”[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3 汪培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 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苏霍姆林斯基,刘启娴;大学生如何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5 何仁;苏联高等教育的一些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6 М·Н·鲁特凯维奇 ,Ф·Р·菲列波夫 ,周蕖;苏联高等学校在改变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三)[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黑田则博 ,伍岳中;美国大学生的“休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8 迟恩莲;苏联高等学校教学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余焕睿;日本大学生从“考试地狱”进入“经济地狱”[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10 周蕖;《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概要[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辉;王新;;大学生个性特征对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关于个别指导教育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4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白纯;;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训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伟;张雯静;;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雯静;;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韦英佳;;重视和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青;冷静看待“考证热”[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通讯员 胡胜友 本报记者 刘纯友;心灯点亮校园[N];安徽日报;2004年
3 程绪彪;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化[N];安徽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魏陈静;女大学生奶瓶喝水不仅仅为“装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芬;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虚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记者 戚海燕 通讯员 乔晓鹏 程岳 李刚;首都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日展示活动[N];北京日报;2004年
7 张妍;给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参考[N];北京日报;2004年
8 童曙泉;首都三成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N];北京日报;2004年
9 李慕;塔大大学生社会实践见实效[N];兵团日报(汉);2004年
10 凤凰卫视中文台《名人面对面》提供;郭敬明 用行动让他们闭嘴[N];成都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5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7 齐红;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栾春娟;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9 赵明民;对“十五”期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文学;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竞争态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2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