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给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新课程改革在以直面现实生活、彻底的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广阔文化哲学视野下 ,重新思考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以期建立新的课程文化精神 ,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文化 文化哲学 文化创新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 ,为人的未来发展打基础。而人是文化的人 ,任何人的成长都在一定的文化中进行 ,并且必须依靠文化的作用。作为新的哲学形态的文化哲学 ,在把文化看成是人类的特有行为方式的基础上 ,揭示了文化与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本质联系。其根本旨趣是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虹斌;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交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3 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蒋建华;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3 吴燕丹,王建军;大学体育“主、副项制”课程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张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王冬梅;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6 赵锦容;重建思想政治课教学价值观——从目中无人到主动育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张传燧;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及其课程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吴敏;吴俊明;;让化学史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探索基于化学史的文理综合教学[J];化学教育;2006年05期
9 刘克文;;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范式的重要转型[J];化学教育;2007年05期
10 郭黎岩;;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石;我国传媒体育信息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宏钢;桂西南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月雷;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孔锴;美国基础教育全国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玉飞;生态学视野的环境教育课程[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国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代化的研究与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燕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主、副项制”模式的深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文军;后现代课程观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2 李臣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探[J];教育科学;1999年01期
3 靳玉乐,尹弘飚;教学本质特殊交往说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4 王牧华,勒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靳玉乐,张家军;国外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刍议“泰勒原理”与我国新课程改革[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7期
2 张楠;;新课程下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之我见[J];华章;2011年19期
3 刘芳;;关注“心”的课程改革[J];贵州教育;2011年13期
4 鲍成中;;让新话语转化为课堂教学力[J];学校管理;2011年04期
5 张拴云;;《学记》对教师专业化的现代启示[J];教师;2011年20期
6 查金凤;;浅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心理健康[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方河成;;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8 陈雨亭;;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文化创新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建敏;;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10 崔淑靖;;浅议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教学[J];考试(教研);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8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素明;;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举行2004年学术交流大会[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纯;新课程改革以农村为重[N];安徽日报;2004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宋维萌 吴颍惠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业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史学贵 贵州省毕节实验区教育局局长 单秀梅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新课程改革 让教育走近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尹才伟 陈然 武胜记者站 段毅刚;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N];广安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郭晓静;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N];重庆日报;2003年
6 叶慧君 丁德龙;新课程改革不拒绝“作秀”[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记者 黄志武;扎实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N];西藏日报;2004年
8 赵仁梅;浅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N];西藏日报;2004年
9 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 卜延中;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活化自己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高 原;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2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4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曾文婕;文化学习引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蔚;新课程视野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海堂;新课程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史品南;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孔令桐;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红梅;新课程下学生质性学业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熊盛才;基于网络环境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7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