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9 10:09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论题。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对经济增长明显的拉动作用致使其经济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通过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有形作用和无形作用,为教育经济贡献的研究作了必要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内蒙古教育的民族特点,并结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在定量分析方面,结合了教育经济学、经济学、统计学和教育原理的知识,运用SAS和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以内蒙古地区1976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资源,通过回归分析法和劳动简化系数法估算了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通过模型的估算结果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并对比全国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的水平,得出内蒙古地区教育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经过分析研究找到能进一步提高内蒙古教育贡献率的政策与措施。
【关键词】: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统计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127;G5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19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的目的11
  • 1.2.2 研究的意义11-12
  • 1.3 选题的理论基础12-13
  • 1.3.1 经济增长的残余因素12
  • 1.3.2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理论与教育的经济贡献12
  • 1.3.3 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经济贡献的理论解释12-13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13-18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8
  • 1.5.1 研究的内容18
  • 1.5.2 研究的方法18
  • 1.6 研究的局限性和创新点18-19
  • 1.6.1 研究的局限性18-19
  • 1.6.2 研究的创新点19
  • 2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9-24
  • 2.1 教育为经济增长提供投入要素19-20
  • 2.2 教育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形成并且推动经济的增长20
  • 2.3 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0-21
  • 2.4 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推动经济增长21
  • 2.5 教育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1
  • 2.6 教育的外部性对经济的作用21
  • 2.7 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21-24
  • 2.8 教育对经济效益的作用24
  • 3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方法的测算分析24-36
  • 3.1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法24-32
  • 3.1.1 模型应用的基础24-25
  • 3.1.2 教育投资与内蒙古GDP 总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25-27
  • 3.1.3 内蒙古GDP 增长率对教育投资增长率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27-28
  • 3.1.4 内蒙古自治区GDP 增长率对教育投资增长率的广义差分回归分析28-29
  • 3.1.5 提高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策略分析29-32
  • 3.1.6 模型的缺点32
  • 3.1.7 模型的优点32
  • 3.2 索罗的速度增长模型方法32-36
  • 3.2.1 模型应用的基础32-33
  • 3.2.2 模型的应用33-36
  • 3.2.3 模型的优点36
  • 3.2.4 模型的缺点36
  • 4 内蒙古自治区与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对比36-43
  • 4.1 采用回归分析法与全国的贡献率水平进行对比36-40
  • 4.2 采用教育综合指数法与全国的贡献率水平进行对比40-43
  • 5 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措施43-48
  • 5.1 制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贡献率的因素43-44
  • 5.1.1 人口和就业压力43-44
  • 5.1.2 人力资源的压力44
  • 5.1.3 科学技术因素44
  • 5.2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内蒙古的特色,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贡献率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分析44-48
  • 5.2.1 经济发展因子的影响44
  • 5.2.2 政策因子的影响44-45
  • 5.2.3 文化传统因子的影响45
  • 5.2.4 科技创新因子的影响45
  • 5.2.5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45-46
  • 5.2.6 人力资源因子46
  • 5.2.7 教育的方式和教学手段因子46
  • 5.2.8 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因子46-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简介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骁;徐浪;;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袁锦;;基于SD模型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0期

3 裴璐;政府科研投入对GDP影响的协整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1期

4 郑杰;丰明;;科技进步对丹东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石宏长;黄兴磊;;湖南经济增长与产业贡献度之间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4期

6 李冬琴;;浙江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3期

7 周一真,钱水土;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科技通报;2005年05期

8 何伟;夏莘栋;;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邓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孟昊;;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林岩;;我国教育投资、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朱小丽;黄秀清;;无线电频谱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春奎;;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俊;;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的综述[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黄泰岩;于春晖;;经济增长新阶段中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战略[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6 贾燕兵;;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炜;;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与估算[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许晶华;;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喜云;;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师萍;;我国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温宪 马小宁;没有任何国家操纵本国汇率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大[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富斌;高新技术产业要为我省经济增长贡献更多份额[N];陕西日报;2003年

3 张杰;沈利生: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伟锋 杨惠晴 刘晓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近半[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郝丽萍;深圳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N];深圳商报;2002年

6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经商室;中美对经济增长贡献近50%[N];中国贸易报;2006年

7 雷敏;增强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N];中国贸易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任震宇;四大因素助推消费快速增长[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9 孙增刚;日本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度下降[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本报编委 周健工;全球危机 中国抉择[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小红;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何伟;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刘秀新;自主技术标准化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7年

7 何琼;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若干理论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金玮;西部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林勇;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论[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张海燕;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晓红;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杰;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吕彬彬;劳动力转移与中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6 于东子;卫生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和定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剑;银行、股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庞吉芬;青岛市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陈用芳;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职业教育[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纪淑萍;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97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